我国外汇供求状况进一步趋向平衡。6月20日,外管局公布了5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其中,5月银行结售汇逆差125亿美元,较上月的237亿美元下降47%。
对此,外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市场主体购汇意愿进一步减弱,企业和个人保留外汇的意愿减弱。
此外,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扩大,但外汇收付由逆转顺。数据显示,5月,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235亿美元,前4个月分别为558亿、305亿、261亿和89亿美元。其中,5月非银行部门涉外外汇收付小幅顺差2亿美元,1-4月分别为逆差201亿、105亿、59亿和20亿美元。
外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显示我国市场主体的涉外收支行为在继续稳步调整。
具体来看,一是购汇意愿进一步减弱,部分渠道的外汇融资明显回升。5月,衡量购汇动机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73%,较4月下降2个百分点。同期,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融资余额增加3亿美元,其中外汇融资余额增加74亿美元,较4月多增了113%,已连续3个月回升,显示企业对外债务去杠杆化步伐放缓。
二是结汇意愿继续上升,境内外汇存款下降。5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较4月上升4个百分点。同期,外汇存款余额减少88亿美元,4月为增加9亿美元。这些都显示企业和个人保留外汇的意愿减弱。
“这也说明,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保持中高增速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中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格局有着坚实的基础。”外管局发言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