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度冲关MSCI指数未果。北京时间15日凌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又译明晟)宣布延迟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并称相关决定将取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对此,中国证监会回应称,MSCI明晟公司相关决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
当日,A股低开高走,截至收盘,沪指报2887.21点,涨45.02点,涨幅1.58%,创业板一度涨逾4%。
证监会
纳入与否是明晟公司商业决定
明晟公司表示,之所以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主要是因为QFII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的相关制度进展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规的执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等原因。
MSCI方面表示,将继续保留中国A股在2017年纳入新兴市场的审核名单上。假若中国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2017年6月之前出现显著的积极进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
对于这一决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当日在答记者问中表示,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是一个商业机构的指数,中国证监会对于MSCI明晟公司考虑将A股纳入该指数是同意和支持的,纳入与否是MSCI明晟公司的商业决定。
邓舸表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迟纳入的决定,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建设长期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是中国自身的需要。
闯关MSCI是A股国际化的大考,从2014年开始,中国A股纳入MSCI开始成为议题,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A股两度未通过明晟公司审核。此前市场期待,纳入MSCI指数将会给A股市场带来长期新增资金,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地位。据了解,全球约有9.5万亿美元资产参考了MSCI指数。
机构
纳入与否对市场实际影响有限
A股市场在期望落空的情绪下,会走出怎样走势? 根据历史经验看,在2014年、2015年两次未通过消息发布后,沪指并未大幅波动,2014年6月11日沪指微涨0.12%;2015年6月10日沪指微跌0.15%。而15日,A股涨45.02点,涨幅1.58%,剑指2900点,创业板一度涨逾4%,收涨3.42%。
不少机构认为,尽管A股加入MSCI未果短期对市场有负面心理影响,但长期看对A股走势影响不大。
外资投行方面,多家外资行认为,这一消息对A股负面影响有限。高盛公司刘劲津等分析师评论认为,MSCI延迟纳入A股出乎意料,中国股市短线或面临卖压,但现在的估值更为合理,延迟纳入不会导致中国股市出现去年夏天那么大幅度的下跌。瑞银证券分析师也表示,与一年前相比,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44%,虽然中国股市可能因为明晟公司决定而下跌,但下行的空间要有限得多。
招商证券谢亚轩研究团队认为,A股再次未能加入MSCI指数对股市有一定短期负面冲击:一是此前观察到有资金通过沪港通和QFII渠道流入A股,很可能与押注A股加入MSCI有关,因此需警惕相关资金的流出;二是此前内地投资者注入了相对较高的关注和期待,市场一致预期的概率也在50%以上,失败可能带来情绪和信心上的冲击。不过,长期看,正如无法指望“外援”为股市带来大逆转一样,短期波动后,“外援”的缺席也不会成为股市更长期走势的主导力量。
招商证券认为,以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体量和地位,对海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这也是MSCI愿意考虑纳入A股的原动力;从近几年来积极主动的态度看,加入MSCI不会太远,只是资本市场的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引入外资、对外开放的诉求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动力。
尽管此番A股未能加入MSCI,机构认为,仍可对A股后市纳入趋势保持乐观。华泰证券罗毅认为,MSCI再度婉拒A股不改变整体纳入趋势,若政策节奏加快,提前纳入可期。
■连线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关注短期回调加仓机会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认为,对于A股此番冲关MSCI未果,A股本周一的大跌已经提前反应了悲观预期,延迟纳入消息落地反而是利空出尽,迎来利好。现在大盘回到底部区域,短期的震荡回调是加仓的机会。此番A股未能加入MSCI指数,主要原因还是制度性的一些问题。15日市场处于利空出尽是利好的走势,后市反而将逐渐回升。因此A股能否加入MSCI对后市影响并不大。
杨德龙认为,对于A股后市可以继续看多,深港通即将开通,养老金将分批入市,加上市场调整到位,预计行情可能会超过预期,下半年市场震荡回升态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