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出现乌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过几天就会好的,很少有人会到医院找医生看,可徐小姐就因为这样的念头差点送了命。
树兰(杭州)医院(浙大国际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洁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徐小姐的毛病叫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血小板计数下降和出血增加为主要特征。
一年前,徐小姐发现自己身上总会出现乌青,“好像没有磕碰过也会有乌青。”每次大姨妈来的时候,都有种止不住的感觉,出血量明显比过去多了很多。
一开始,徐小姐总把问题归结为自己身体弱,可之后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医院一查吓一跳,徐小姐的血小板不到常人十分之一,医生诊断其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普通人也许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其实它的发病率并不低,有十万分之五到十,患病率甚至高达16~20%。
“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三分之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还会出现内脏甚至颅内出血,部分患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金洁说,ITP患者在门诊中占的比例不低,门诊中,约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患者是来看这个毛病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ITP?
其实现在医学上也没有明确说法,总之就是免疫细胞的识别出现了紊乱,抗体开始攻击自身健康的血小板,这样的发病在各种年龄段都会出现,并不偏向于某个特定年纪的人。
虽说疾病的发生和生活习惯、遗传因素都没有特别的相关性,但是那些经常服用抗生素、退热药或者受到病毒感染的人会更容易出现问题,因为抗生素类药物是半抗原,如果遇到特殊敏感体质的人会引起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也会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
轻度的血小板减少通常表现为皮肤偶有青斑、瘀斑,重度血小板减少表现为很容易出血,如皮肤黏膜出血、鼻腔出血、口腔出血、女性月经量多等,严重的会引起咳血、消化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所以一旦发现皮肤上有青斑、瘀斑、出血点,大家可得及时就诊。
另外每年体检的时候,其实也能发现端倪。血检中都会有血小板的检查选项,正常人的数据应该在10万以上,低于8万时就要到医院查一查了,低于3万必须接受治疗。
ITP的病人生活质量普遍不高,首先得防感冒,否则很容易发生脏器出血,而且要长期服药,严重的病人得尽量卧床,避免各部位用力。
在治疗方面,实用指南推荐皮质类固醇作为该病的一线治疗方案。经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或二线治疗。
部分病人需要切掉脾脏,因为这是人体产生抗体的部位,但这只对60%~70%的病人有效果。
活动
拨打钱报热线0571-85311979
抢专家义诊号
钱江晚报微信“浙江名医馆”联合省市医保定点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浙大国际医院,免费送读者100个血液科义诊专家号。
您可以即日起拨打钱报热线0571-85311979预约(8:30~17:00),先报先得,报满即止。
报名时请提供病人真实姓名、性别、年龄、电话、疾病史等信息。每人限预约1个报名名额,勿重复预约。如放弃参与,请在就诊日前一天致电告知。报名截至6月7日(周二)下午。
活动主题:院士公开课第三期“关爱血液病患者公益项目启动暨血液科大型义诊”
活动时间:6月8日(周三)下午13:00—16:30
活动地点:浙大国际医院(东新路848号)一楼门诊大厅
讲座专家:中国工程院阮长耿院士、血液科金洁教授
【院士名片】
阮长耿 血液科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现并从事国际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较早建立了血栓与止血研究室。现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名片】
金洁 血液科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血液疾病的研究和诊治,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
本报记者张苗本报通讯员杜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