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免疫治疗方法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那么免疫治疗到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技术?实际临床治疗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科学看待免疫治疗呢?来听听清华大学医学院“千人计划”教授、著名免疫学专家林欣和清华大学博士何霆的看法。
免疫治疗的四种方法
目前主要的免疫治疗有四种方法。首先是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调控,如用抗体阻断CTLA-4以及PD-1通路。抗PD-1抗体是近年来最成功的免疫治疗方法,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对将近20%的晚期肺癌患者有效果。美国FDA已经批准了抗CTLA4和抗 PD-1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投放市场。与抗PD-1抗体相比,CTLA-4抑制剂没有抗PD-1抗体效果好。虽然它们的效果很好,但是它们同样也会有副作用,例如会引起类似自身免疫疾病的症状等。
第二种疗法是CAR-T细胞免疫治疗。CAR-T治疗最成功的例子是对血液肿瘤方面的治疗,比如对B细胞白血病、B淋巴细胞癌等的治疗。它的副作用是CAR-T细胞也会对带有CAR相对应抗原的正常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另外一个副作用是细胞因子风暴,因为由CAR-T细胞大量杀伤的肿瘤细胞会引起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可能会造成病人发高烧等副作用,但通过药物能够减缓这一副作用。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来说,CAR-T治疗效果还不是很好。
第三种是体外激活(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该方法主要是从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T细胞。该类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是被抑制的,将其在体外进行培养,从而能够将其重新激活,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目前发现这种方法对肿瘤患者有一些治疗效果,但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第四种疗法是一种用肿瘤特异的抗原来做肿瘤疫苗,该方法也在临床研究阶段。
科学看待免疫疗法
对于DC-CIK疗法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其他免疫疗法,何霆表示,免疫疗法是一个很大的类别,目前看来,主要包括免疫检测点阻断剂药物和免疫细胞疗法。其中,前者已经有一些成功的药物上市,临床试验数据确实都不错,适应症也在逐渐扩大,是毫无争议的好药。后者则比较复杂,包括LAK、DC-CIK、TCR-T、CAR-T等,横跨数十年的研究,几代科学家的奋斗。
目前得到比较多临床试验数据并且有突破性治疗效果的,是CAR-T技术。CAR-T在美国用于复发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达到了70%-90%的完全缓解率,相关数据不仅在众多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也助力了多家相关概念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虽然CAR-T疗法尚未正式获得FDA批准,尚有很多改进空间,但其已经获得的临床数据必定在未来造福更多的患者。
何霆表示,与DC-CIK技术相比,我觉得以下两方面是CAR-T技术成功的关键。首先是细胞选择,CAR-T的原材料是CD3阳性的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直接负责清除异常细胞的一种白细胞,虽然也包括几个亚群,但相比DC-CIK来说,是功能更明确和直接的一群细胞。其次,也是最关键的,CAR-T技术能够将CAR分子导入T细胞,使T细胞能够稳定地精准识别癌细胞抗原,高效完成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而DC-CIK对癌细胞的清除则依赖诸多中间环节,其过程难以准确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