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房颤患者都十分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问题。专家表示,只有通过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日常保健,才能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一、饮食之道
1、不能贪杯:房颤者可以少量饮酒。酒类中以干红葡萄酒最好,白酒次之,每日饮酒以不超过二两为宜,不能贪杯。酒精的刺激会使本就紊乱的心跳加快,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心慌不适。阵发性房颤者更会因酒精的刺激诱发房颤发作,并使房颤持续时间延长。
2、清淡为宜:大多数房颤是因高血压、冠心病引起,对这些患者而言,保持清淡饮食,无疑是很好的辅助治疗。但同时又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可以每天适量补充盐藻。盐藻是源自生物体内的全营养素,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类:维生素A、叶酸、天然类胡萝卜素等; 脂类营养素:卵磷脂、亚油酸、亚麻酸等;糖类营养素:盐藻多糖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类:钙、铁、锌、硒等70多种;氨基酸类: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盐藻中元素含量比例与人体体液、细胞浆液相吻合,可全面补充细胞所需营养元素,增强细胞动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二、运动之道
1、平稳起步:房颤患者应参照患病前的运动频率和强度,制定运动康复计划。可先从最基本的慢步行走、肢体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快走、慢跑、爬山、游泳等强度较大的运动。
2、运动有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基础运动状况、心脏病的轻重、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老年、病情较重的患者,坐位活动肢体、站立、慢步行走、太极拳等,都是较好的锻炼方式。
要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年轻患者也不可剧烈活动,否则会使房颤发作增加、症状加重。
三、心理调节之道
心理紧张是房颤患者的通病,不仅不利于心室率的控制,还会使房颤阵发性发作频率增加。患者焦虑、紧张,会引起失眠,使病情加重。因此,房颤患者更应注意心理调适。
专家指出,首先应正确认识房颤。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0.5%~1%,并且可防可治。其次,应树立战胜房颤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花大力气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