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9日肠道健康日,省内很多权威媒体陆续发布,江苏已经成为结直肠肿瘤的高发区。南京市名中医、肛肠专家朱传娣主任表示,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临床上很多患者年龄不到40岁,更有甚者只有十几岁。在她前不久的工作中,就有一位只有35岁的患者,患者父亲罹患直肠肿瘤去世,患者本人一直有腹泻的问题,平均每天大便的次数多达3—5次,偶然还伴有少量脓液及便血。但他一直没有重视,当肠炎来治,电子肠镜检查发现是结肠肿瘤早期病变。
早检查早治疗 远离肿瘤并不难
朱传娣同时表示,从临床上看,很多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即使接受了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依然低于30%。但如果在早期就进行肛肠镜检查,就能够极大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和治疗效果,通过微创手术甚至能够治好。因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一次肛肠镜检查。尤其是家中一级亲属有曾患过结直肠肿瘤的朋友,更应该将第一次检查提前,或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很多患者因为肛肠病发病位置特殊,常常不愿就医,这在一些女性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事实上,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男女分诊”的就医模式,患者根本无需尴尬。另外,一些专业的检查治疗设备,已经让肛肠病的诊疗变得非常安全、高效。
直肠肿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南京肛泰医院朱传娣主任强调,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虽然在增高,如果能够早期发现,依然能够得到治愈。所以出现以下病变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早诊断早治疗。
一、便血。是结直肠肿瘤早期的首要症状。常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颜色鲜红或暗红,血量不一,很容易与内痔或直肠息肉等疾病出血相混淆。
二、肛门瘙痒或疼痛。在结直肠肿瘤早期,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引起的瘙痒或疼痛,就有可能是肿瘤细胞刺激神经末梢所引起的症状。
三、肛门肿物脱出。如有的随着大便而脱出,有的在肛周出现,朱传娣主任表示,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肛周肿物脱出,如痔疮、直肠息肉、肛瘘甚至是大肠肿瘤。
四、大便异常。表现为粪便形态异常,便不成形、黑便、血便、大便泡沫样等。其二为排便次数异常,如腹泻或便秘等。其三为排便不尽、里急后重或便后下坠感严重。
五、排便费力及大便变细。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结肠交界处,极易引起梗阻现象。大便形成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