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吃夜宵的人多了起来,小龙虾是不少人的“心头好”。
专家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小龙虾大多来自人工养殖。相比泥水沟等自然环境中的小龙虾,人工养殖的小龙虾相对干净。但养殖环境不同也会造成小龙虾的差异,比如,水藻类较多的水体可能导致小龙虾附着物较多,杂质较多。而且淡水里面有各种寄生虫,小龙虾等水生动物可能受到水体感染,含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肺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肺脏中的寄生虫,可使人患肺吸虫病。人感染肺吸虫病后,可能会出现咳嗽、咯痰且带血丝或呈铁锈色。如有继发感染,则痰呈脓性,并伴随胸痛。此外,虫体还会寄生于肺部以外的脏器,如入脑可引起头痛、癫痫、视力减退等,入脊髓可引起排尿困难。
因此,吃小龙虾时,注意以下三点,更安全。
1、反复用清水洗 将买来的小龙虾放在干净水体中养殖,不断用清水换洗,直到水体较为清澈。
2、勿爆炒,煮够10分钟 不要生吃或食用未熟的小龙虾,需确保其完全熟透。爆炒也不行,可能炒不透、炒不均匀,仍遗留活体虫卵。建议可先用油炸再清炒,水煮应保证10分钟以上,达到高温消毒效果。同时,小龙虾含蛋白质,且属于水产品,尿酸偏高、痛风、肠胃不好或者体质虚寒以及过敏的人不应食用过多。
3、不吃死虾,不吃头部 专家还提醒,死龙虾不宜食用。烹调后的龙虾如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且壳身有较多的黏性物质,很可能是死虾。此外,食用小龙虾时应避免吃头部,因为头部含肝脏、胃、腮等器官,容易堆积污染物,包括寄生虫。 (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