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蚊子渐渐活跃起来。专家提醒市民,蚊子可传播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尤以乙脑最常见。乙脑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雨的夏季,蚊子更加容易孳生,市民要注意灭蚊防乙脑。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措施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监测数据显示,乙脑病例呈高度散发性,每年入夏后发病增加,7-9月为乙脑流行期,2-6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近3年乙脑总体发病率维持在0.016/10万左右,低于全国平均发病率。
根据乙脑的传播特征,可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和管理好家畜,人畜居地分开;防蚊和灭蚊,特别是今夏雨水较多,要注意清除庭院积水,以免蚊虫孳生;接种疫苗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等。其中,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特别是2-6岁儿童应及时接种。
疫苗总共应接种三次
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乙脑疫苗接种要注意,在启开小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如在使用疫苗时发现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块状物、小瓶有裂纹或溶解前疫苗变红时均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用不完的要废弃。
专家表示,8个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以及来自非流行地区的其他健康人群均为接种对象。
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儿童的接种方法是首次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毫升;2岁时加强注射0.5毫升;7岁时再注射0.5毫升,以后就不再免疫。其他人群的接种方法可参考儿童的免疫程序进行。
患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及心、肝、肾等疾病,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癫痫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孕妇均不可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这是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需特别注意的。本版撰文/整理(除署名外) 刘秋宜 陈芸青 摄影 曾亮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