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甜品拯救心情,做烘焙能给你一个小世界

2016-05-03 19:11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用甜品拯救心情 做烘焙能给你一个小世界

日复一日的匆忙中,我们总要尝试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容许我们一头扎进,暂时抽离生活的琐碎。

对于杭铣社区居民陈朵朵、陈静、郭雁南来说,这个小世界,就是烘焙。

刚开始,她们做烘焙只为吃得卫生、健康。但渐渐地,在选购食材、搅拌面粉、等待出炉的过程中,她们得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体会。

陈朵朵说,烘焙的小小天地里,她的世界变得很大。陈静说,做甜品是一个静心思考的过程。郭雁南说,学会做水果裱花蛋糕,可以算自己梦想成真。

你会得到什么体会,可能只有你亲手去试过才能知道。

关于烘焙的教程,在靠谱的美食书或者网站都能寻得。这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三位普通人与烘焙的相遇,以及她们的感受。希望有心人能如电影《橙沙之味》所说的那样,终能制作出属于表达自己想法的“铜锣烧”。

陈朵朵

“烘焙的小小天地里,我的世界变得很大。”

三年前,陈朵朵赶潮儿地往家里搬了个烤箱,一脚踏进了烘焙的天地。

陈朵朵最喜欢做吐司面包,尽管做一次就要四五个小时。揉面、发酵、整形以及烘烤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很多等待。但她恰恰享受这个慢慢等待的过程——很多时候,她甚至就守在烤箱旁,看着面包一点点慢慢鼓起来。

“打开烤箱的瞬间,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麦香味,这种感觉非常棒。”她说,新鲜出炉的吐司,外面很酥脆,里面却十分柔软。她用天空中的云朵,来形容面包的这种柔软。

关于吐司的吃法,陈朵朵有很多创新:除了回烤、夹培根或黄油,还可以炒菜、做土司披萨、吐司布丁。不过,刚出炉的吐司伤胃,最好等上两小时冷却后再吃。

现在,陈朵朵也开始学做各式各样的蛋糕。与面包不同,做蛋糕更像是做一件手工艺品,需要靠创意给造型、裱花来加分。

“希望有一天,我能把蛋糕做得像艺术品一样。”她说,在烘焙的小小天地里,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得很大。

陈静

“做甜品,是一个静心思考的过程。”

陈静一直是个爱做糕点的家庭妇女。四年前,她花了两个月时间做准备,为儿子亲手做了一个慕斯蛋糕。

她依旧清晰地记得儿子尝到蛋糕的兴奋样,“很漂亮、很好吃”这句评价也给了她很大鼓励。从那会儿起,陈静开始接触烘焙,主要做西式甜点。

她说,虽然网络上有教程,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做甜点需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奶酪怎么打、牛奶怎么加、哪个步骤在前……这些,都要自己尝试和摸索。”

以她最拿手的奶酪布丁为例,打奶酪的时候,牛奶和糖不能一下子放进去,而是慢慢加入。这样,布丁的口感才更细腻。“尝试的过程肯定会失败,但是失败之后就要思考下次应该怎么调整。”

做甜点时,陈静总是把整个心思就花在上面,仿佛抽离了现实世界。这样的好处是,能忘记一些烦心事,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烘焙,我可以静下心来享受过程,别人也能品尝到这份心意。”她说。

郭雁南

“小时候最羡慕蛋糕师,现在我也能做出漂亮的蛋糕。”

郭雁南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年多前,为了让孩子吃上最健康的蛋糕,她开始接触烘焙。

从简单的面包、饼干,再到难度较大的裱花蛋糕,这个连买菜都会摸不着头绪的年轻妈妈,如今是说起食材选购就滔滔不绝的烘培达人。

她坚信,最好的食材才能呈现出最好的口感。因此,在食材选购上,她一向很挑剔。面粉、糖、奶油等材料,都是根据其他人推荐、一一比较后再选定。蛋糕上用的水果,也一定要亲自尝过。

“水果的品质,会影响整个蛋糕的口味,一定要选择当季最时新的水果。”她以芒果为例,一口气分析不同品种芒果的优劣:水仙芒水分好、甜度适当,最适合做蛋糕;青芒甜度不够,香芒纤维太多……

“让孩子吃到最健康、最美味的蛋糕,是接触烘焙的初衷。但现在,我喜欢尝试做出漂亮的蛋糕。”她说,小时候最羡慕蛋糕师,能做出漂亮的裱花,现在自己也算梦想成真。 本报记者 蔡杨洋 通讯员 詹丽燕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