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27日讯(记者 刘洪昌) 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所有行业税负将只减不增。4月27日,记者从“北京市营改增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初步测算,今年新增地方减税约154亿元。营改增全面扩围后,北京市每年新增减税420.2亿元。
金融业实行增值税在全球尚属首例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自2012年9月1日启动营改增试点,是全国首个扩围试点地区。从试点运行情况看,营改增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了重复征税,优化了税制结构,直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截至2016年3月底,全市65.2万户试点纳税人顺利完成税制转换,总体税负下降45.4%,超过97%的试点纳税人税负下降或持平。北京地区累计减税1165.8亿元,地方财政负担844.2亿元。2015年,北京市营改增行业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GDP增速0.6个百分点。
据介绍,本次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双扩”。首先是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其次是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了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
按照营改增试点政策方案,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建筑业、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金融业、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征收率为3%和5%。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郑怀远特别指出,金融业实行增值税在全球尚属首例,难度之高也超过以往。
全面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本次营改增试点扩围,北京市共涉及纳税人33.9万户,其中建筑业1.6万户、房地产业0.7万户、金融业0.3万户、生活服务业31.3万户。
据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郑怀远介绍,纳税人实现营改增全流程转换,需完成登记信息确认、税种登记、一般纳税人登记、税控器具发行、票种核定、发票发放、网上申报确认、“一证通”发行、税库银协议签署等9个环节。
截至目前,北京市国税局共接收纳税人33.9万户,已审核确认试点纳税人19.91万户,已办理税务登记及税种核定纳税人19.91万户,完成进度100%。计划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10.49万户,完成进度99.98%。
“全市18个区(地区)国税局新建了18个营改增临时办税服务厅,总面积7560平方米,增设340个营改增办税窗口,开通38个办税绿色通道,采取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峰服务等举措,尽可能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郑怀远说。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总经济师沈永奇表示,该局已对二手房系统进行了修改,并已完成了系统测试,新系统将于4月28日正式上线。为减少纳税人办税时间,北京市地税局在原有279个二手房和个人出租不动产办税窗口的基础上再新增办税窗口70个,办税人员由过去的1044人增加到1160人,确保5月1日代征工作开出票、收好税。
办税“多走网路”,纳税人就会“少跑马路”。为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工作目标,使纳税人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财税部门均表示,将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并以“工匠精神”和“首善标准”把营改增试点扩围工作做细做精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