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摘掉糖尿病大国的帽子,让5亿糖尿病储备大军降下来?昨日,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的几位专家,该学科是我省中西医结合的重点学科,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专家们一致认为,糖尿病光靠治不行,需要“五驾马车”共管共治。五驾马车分别是:平衡饮食、适量运动、健康教育、血糖监测及药物。
在采访中,团队专家再三强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大的花费就在于并发症。所以糖尿病防治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并发症,避免对心血管、肾脏、眼、足等全身性带来损害。
据权威发布,2012年中国糖尿病医疗费用约1800亿,占全年医疗总支出的13%,这个数据还在往上升。也就是说,我国超过十分之一的医疗费用花在对抗糖尿病上了。
就单个家庭来说,如果有位糖尿病患者,其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是没有糖尿病病人家庭的9倍左右;就患者个人而言,有并发症的,人均年费用在18500元左右,是没有并发症治疗费用的5倍。所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或是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来说是有现实经济意义的。
如何早发现?目前,正值体检季,专家建议——
年龄超过4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超重、肥胖、有巨大儿生育史的妇女等人群应及早检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的血糖监测之外,最好每半年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功能、肝肾功能及眼底等,目的是对并发症做个及时的筛查和预防。
糖尿病是个古老的病
食疗、中药、火罐、贴敷都可用
团队带头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黄琦教授:
因为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但糖尿病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疾病,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奇病论》中最早提到了一种叫“消渴”的疾病,并且对其发病、症状、治疗也有详细记载,这里说的“消渴”其实就是糖尿病。而且书中明确提出,治疗此病的关键是“平衡饮食”,这与如今我们教育患者要“管住嘴”是一个道理。
“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吃药、打针,这些是西医常用的手段。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如果能将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并用,在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
比如:比糖尿病人数更多的是糖尿病前期的人,往往还没有达到需要用药的程度,因此西医除了教育他们做好自我管理之外,能做的不是太多,此时就可以通过中医食疗的方法,甚至是中医中药的介入,来帮患者调整体质、减轻体重,从而延缓甚至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再比如:在确诊糖尿病或是出现并发症时,中医也可以与西医合用,缓解某些西药带来的不适症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从而帮助患者达到更佳的降糖效果。
另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我们还针对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中药足疗可以帮他们缓解手脚冰凉、下肢麻木的问题,此外还有火罐、穴位贴敷等,都是非常受患者喜爱的辅助治疗手段。
不能单纯靠治
“五驾马车”缺一不可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教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有5亿,对于这些将病未病的人来说,能不能做好自我管理将直接决定最终会不会得糖尿病,如果管得好,可以延缓或是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冯晓红博士:
我们常说控制糖尿病要靠“五驾马车”,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得好不好,与自己平常管理得好不好关系密切。
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杨雪辉副主任医师:
现在大部分的患者是配药那天到医院测一个血糖,这样反映的只能是一时的血糖,医生无法借此做出一个科学的评估,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做一个能反映他们一段时间来血糖控制状态的检测是极其必要的。
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罗艳:
自我管理难,可以寻求社区医生来帮忙,或是利用先进的移动医疗技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管理也是个不错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