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让糖尿病前期患者远离发病

2016-04-13 11:07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早发现让糖尿病前期患者远离发病

每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近半数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约为5亿人。这不仅带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带来罹患心血管病等其他疾病的风险。天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林静娜主任表示,通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日常管理干预,2型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做到不发病或者延缓发病。

很多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与我国糖尿病高发病率同时存在的,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只有36.1%,而治疗率是33.4%。林静娜主任介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有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不能自己分泌胰岛素,因此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病例总数的90%左右,患者通常自己能够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妥善利用,随着病程延长,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各主要器官系统,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然而很多人在糖尿病初期是没有这么多典型症状的,等到发现有这些症状,或者出现更为严重的急性代谢紊乱再查出患有糖尿病,患者血管其实已经受损,并且是不可逆的,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前期筛查尤为重要

“事实证明,很大一部分糖尿病病例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在生活方式上采取简单易行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作。”林静娜主任介绍说,肥胖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超过40岁以上,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的人群,女性怀孕期间曾经患有妊娠糖尿病等,都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未来患糖尿病的几率很大。

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就属于极高危因素。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具体说就是餐后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间(即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林静娜主任表示,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糖水平存在线性关系,即使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仍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因此,较早地提示存在糖尿病前期状态,对于早期预防以延缓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林静娜主任建议:“健康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这在家或者社区医院都可以进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每年最好做一次葡萄糖耐量检查,而处于糖尿病前期极高危的人群,每3个月就应到医院进行一次糖耐量的检查。对于筛查出来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通过各种干预,很多人就不会患上2型糖尿病或者延缓发病。”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