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财经网红”到底好不好?
杨德龙
这个现象是个好事儿。这反映出大家越发重视传播,通过互联网来推广自己的观点,让业内的人认可,让投资者认识,我觉得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看得出大家都有了互联网思维,开始重视互联网+了。
之前我一个人在网上发表观点,基本是孤军奋战,大家都很低调,我感觉很孤独。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既要埋头做研究,又要开口去讲观点。如果不传播,观点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研究转化为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市场的验证,才能实现研究的价值。
我自己没去拍,因为我现在的传播渠道已经很广了。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暂时不想去凑这个热闹。将来如果有需求的时候,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大家去尝试美拍这种新形式来传播是好事,但证券研究还是要靠结果来说话。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传播的观点是否能经得起市场验证,能不能让客户听了之后赚钱。这是决定美拍形式能不能持续的一个保证。如果只是一个噱头的话,或许过几天就没人看了。
前述小编学姐
问了我们研究所,大家都表示会玩。。。但是这种形式,在我们这里法审就过不掉。
上海一家上市券商的策略分析师
这个东西也太逗了,怎么能这么搞。
不过,拥抱多样化吧。大家(每个券商研究所,研究组)考核的东西不一样,有些可能是想要更多的名气和影响力。对我们来讲,这方面的权重不大,所以我们这边目前看来不太会进行这种尝试。
这和各家风格有关,大家的诉求也不一样。我是觉得不够专业,另外感觉会有一些合规风险,这个事情会不会引起监管层注意?
北京一家私募老总
当好玩看看吧,特别大牌的分析师其实也不会去发。我现在就当新事物看看,总感觉不大专业,也不会拿来当做投资参考。
这个要看最后怎么演变了,如果大家都去凑这个热闹了,那我们肯定也得看。但最根本的我们还是注重自身的研究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