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点开校讯通短信链接 手机银行被盗刷

2016-04-08 11:13 扬子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点开短信链接,手机银行被盗刷

近期,有多个市民因收到自称校讯通的短信后点击链接后,导致手机银行被盗刷的案件。警方提醒:先和学校老师联系。

4月3日,下午2时30分许,张女士收到手机号17181722571发来的一条短信,让他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查看小孩在校表现情况,张女士点击后,手机要求下载一个叫“校讯通”的软件,但张女士在操作后,发现该软件无法打开也无法下载,到晚上7点左右,张女士就收到银行卡消费提醒。经查询,张女士绑定在手机上的农业银行卡被盗刷2198元。

4月4日下午5时许,市民卞某收到手机号17095941979发来的信息,内容:卞**家长你好,这是本学期的教育课程,请下载关注appmfl.com/j.htm?AeMYvqEfyN【校讯通】。卞某登录该网址,发现是一个二维码,后用另一手机扫描。后发现自己绑定手机的中国工商银行卡被人盗刷现金人民币5000元。

3月17日中午12时许,市民柳某在家中收到手机号17053442930发来的一条短信,柳某点开短信上的链接dwz.cn/2Bmi3A{校讯},360软件跳出木马提示,到下午1时许,柳某收到绑定手机的三张银行卡有多笔扣款提示,被盗刷现金30700元。

4月7日,武进市民马某的手机收到手机号17194932324发来的校讯通短信,马某点击了该链接,几分钟后,手机便收到发来的扣款信息,马某绑定手机的中国工商银行卡被人盗刷现金10笔,其中9笔每笔300元,1笔499元,共计现金3199元。

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所用号码均为170或171开头,通过大人关心孩子的心理,利用学校原有的校讯通为幌子,引诱学生家长点击链接,手机就会自动安装他们事先制作好的木马手机软件(诈骗APP软件),通过该“木马APP”,不法分子便能盗取事主手机内包括银行卡、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进一步诈骗,或直接利用盗取的账户密码进行盗刷或转账。

民警提醒:骗子们会利用新闻热点,比如问题疫苗事件等,或者跟着时节走,比如春游照片等,类似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轻易打开,建议立即删除该信息或链接。而如何更好地辨别短信内容的真伪呢?一方面,若是收到这类信息,先上网搜索一下发来短信的手机号码的归属地,若是跟居住地相差甚远,就应反应过来是骗子,万万不可点击链接。另一方面,可以跟学校老师等有关人员取得联系,辨明真假。手机最好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杀毒。一旦发现手机中毒,可在备份手机资料后直接选择恢复出厂设置,或重装系统;一定要将手机绑定的账户密码全部进行修改,银行卡最好先冻结起来。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毕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