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6年3月23日,华谊兄弟(300027.SZ)公布年报。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8.74亿元,同比增长62.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8.86%。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开展工作,“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稳健发展,态势良好,业绩同比上升。
然而,据资料分析,其影视娱乐业务板块日渐式微,被挤出市场前五;“去电影化”战略推动下,实景娱乐板块的扩张仍在加速,削弱其核心优势;大肆收购的的三家影视公司,试图玩转“粉丝经济”,豪赌高溢价资本游戏。
影视娱乐业务板块:
全面沦陷 被挤出市场前五
据界面报道,根据财报显示,华谊兄弟2015年影视娱乐版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135.80%,达到28.32亿元,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135.80%,达到16.62亿,毛利率较上年减少了3.05%,达到41.35%。在报告期内,公司上映的主要是《奔跑吧兄弟》《天将雄师》《栀子花开》、《命中注定》《寻龙诀》《老炮儿》等16部,电影的总票房约43亿。
根据艺恩研究报告显示,华谊兄弟从2012年的13.6%的市场份额一路跌至2015年的4.5%,而由万达影视牵头的五洲发行市场份额一路从0.3%飙升至25%,华谊的电影份额被一路碾压。而万达影视也即将以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
华谊兄弟近四年的年报越来越凸显出其“去电影化”留下的后遗症。2012年和2013年,华谊的市场份额达10%、12.5%,仅次于中影和华夏两大龙头,但到2014年,华谊的电影发行份额在2014年发生了较大下跌,至第八位,市场份额仅有2%。
收入前五名电影清单一项,在经历了2013年鼎盛时期后,随着市场份额一起跌落到了谷底,收入前五名电影合计实现收入从2013年的近10个亿,下滑至2014年的仅为2.89亿。面对这样令人失望的成绩单,舆论开始质疑这家公司是否已失去电影业所需的创新能力。
艺恩咨询《2015年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白皮书》显示,在民营发行公司2015年国产片总票房排名中,华谊兄弟以12.2亿元排名第7。这样的排名并不乐观,显示出华谊兄弟在核心业务层面竞争力下滑。在2015年华谊电影票房明显不景气的情况下被挤出市场前五,竟还有如此高的收入增长颇为令人不可思议,仅有的大卖影片《老炮儿》《天将雄师》《寻龙诀》,后两部均非华谊主投,《天将雄师》最终是否盈利仍有疑问,而《寻龙诀》分账款结算仍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