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十种诈骗短信最易套住人

2016-04-01 13:34 山西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当心!十种诈骗短信最易套住人

快捷的传播速度、低廉的投入成本、广阔的覆盖范围……如今,利用短信息实施诈骗活动,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一种主要手段。3月31日,省公安厅盘点近期较为活跃的多种短信诈骗花样,总结了“十大最易上当短信”,警方也提醒大家,注意防范,提高警惕。

排名一:“现有数所高校的补录招生指标,欲购者从速。”

受骗对象:落榜考生及其家长

警方分析:此类短信在每年高校录取期间,就会大范围出现。其中,较常见的招生骗术内容主要为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追加招生名额。若是在录取过程的时间段,骗子便称认识学校的人可点招。在新生报到时,短信诈骗的内容则多为有学生没来报到,可以补招、补录,顶替名额。在这类骗局中,骗子通常伪造高校的公函、印章、录取通知书等。

警方支招:考生和家长多了解当前的招生政策和基本知识,一些考生落榜后或成绩不理想,不要心存侥幸。

排名二:“我是某电信局(公安局、法院)的,您的电话已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

受骗对象:中老年人

警方分析:骗子往往演双簧,一人扮演电信部门人员,其他同伙则冒充警察,以保护被害人卡内资金安全为由,要求按指示转账。这类受骗对象多为老年人,行骗过程中,骗子一般要求受害者不许挂电话,或是和家人联系。

警方支招:如果大家遇到这种情况,主动到电信部门查询,骗子的诈骗行为就难以得逞。

排名三:“是×××税务局 (财政局、车管所),现在国家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向你退还税金。”

受骗对象:购车或购房一族

警方分析:骗子冒充税务局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家中通知你“购买的汽车、房屋可退税”,并留下“税务局”电话。一旦与所谓的“税务局”联系后,骗子立即让事主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退税转账操作,实则是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这是近期比较高发的一种电信诈骗方式,不少人为此吃亏。

警方支招:汽车退税都需车主携带相关证件到税务部门当场办理,不可能通过电话远程操作,遇到此情况最好到税务、车管等部门核实。

排名四:“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至我同学的工商银行卡上,卡号为××××××。”

受骗对象:有子女在外地读书的家长

警方分析: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家中的宝贝疙瘩。一听说孩子有事,当父母的很容易会乱了方寸。通常情况下,由于子女在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

警方支招:当父母的首先心态要保持平静,切忌慌乱中做出决断,立即拨通子女电话,一问便见分晓。如果诈骗短信中提到“手机没钱了”,这是骗子设的计,当事人可先给子女的手机缴费,再联系,立马真相大白。一时联系不上,还可与子女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领导等联系,同样可避免上当。

排名五:“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哎!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

受骗对象:企业老板、经理

警方分析:一句“猜猜我是谁”,不知让多少受害者稀里糊涂被骗走了钱财。通常情况下,骗子会让受害人误将骗子当成老朋友或老同学。骗子会在适当时机向受害人提出借钱要求,受害人往往念旧情不忍拒绝。

警方支招:收到这类短信时,可联系其他同学核实此人身份,不要轻易汇出钱款。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