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房要装修,市民刘女士预留了一笔钱在自己的账户内,打算转账给丈夫,转账之前,她先登录了一下手机中的招行客户端,确认了一下金额,随后退出。几分钟后她收到了一条显示为95555发来的短信,称她的招商银行网上银行失效了,需要重新验证,并随短信发送了一个网络链接。“我点开了链接,发现跟招行的网页没什么区别。”刘女士便信以为真,随后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了一下网站,并输入了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
而随后收到的短信让刘女士大吃一惊,短信称其账户刚转走3000元,她立即打电话给银行客服查询账户,确认钱被转走后,刘女士方知上了当。而经银行相关部门确认,并未发送此类短信,刘女士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并建议其报警解决。
此前,市民王先生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去年11月,他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称其用银行卡在某游戏网站下了三笔订单,发货前需要和卡主核实,并留了电话号码。此前的几次转账都没有问题,王先生也放松了警惕,不料此次却被盗刷了数千元。
年关将至,也是各类诈骗案高发时期,记者针对此种案例咨询了公安部门,其中“变身银行官方号码并发送钓鱼网址、利用免费WiFi登陆支付、代办大额信用卡、利用P2P圈钱以及假冒假票退改签、利用手填罚单骗取罚款”等是最常用的几种诈骗手段。此外,红包诈骗和网购诈骗也是高发诈骗类型。
警方提醒,若看到需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较隐私的个人信息的红包时,一定提高警惕,谨防假红包;如果遇到可疑电话、短信、QQ、微信等,尤其是老人,一定要告诉家人或求助警察、银行柜台等工作人员;一旦发现被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对诈骗账户采取紧急应付措施,快速冻结被骗资金,同时向警方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