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舔充电器金属头被烧焦? 骇人事故是假新闻(2)

2016-03-31 11:40 扬子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小宝宝舔充电器金属头被烧焦? 假的,“烧焦宝宝”是从另一个悲剧中“嫁接”的

刨根究底

照片来源是个真实的悲伤故事

整条微信没有时间地点,没有当事人身份名字,让整条微信看起来“有图有真相”的这张照片,其实另有出处。记者搜索后发现,这张照片最初是来源于2013年7月发生在福州的一则新闻《泉州婴儿疑保温箱中被烤》。当时网上有爆料称福建泉州儿童医院一个刚出生12天的婴儿在保温箱内死亡,家属称是因保温箱温度太高被烤死。爆料照片中婴儿背后一片紫黑色,看起来确实像被高温“烤过”一样。医院则回应孩子是因为感染病故。

这则新闻曾在网上引发过轩然大波,不少网友都要求医院尽快公布真相。而也有一些网友指出,婴儿保温箱的温度控制合理,不可能像烤箱的温度一样,从照片上新生儿的状态来看,像烫伤似的表皮脱落,更像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因为医院与女婴家属在女婴死因方面各执一词。随后,当地卫生部门介入调查,成立联合调查组。2013年7月21日@央视新闻援引调查组的说法称,根据医疗记录显示,反映患儿细菌感染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均高于正常水平,初步认定新生儿因感染致死,排除患儿由保温箱烫伤致死的可能。

然而,问题还是来了

不拔插头的充电器到底会不会电死人

1随机小调查

家中各种充电器常年不拔很普遍

采访中,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各种充电器不拔的现象在很多家庭普遍存在。昨天记者采访的8位朋友、邻里家中充电器都有常年不拔的情况。

“要不是你说起,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且身边的同事朋友几乎都这样。”南京市民袁先生说。

“我老公一个手机充电器,我一个。常年不拔的,就挂在插线板上,手机没电了就插上充会儿。有时边充边看片子。”王小姐告诉记者,对于这样的行为家人从来没意识到不妥,好在3岁的孩子从来没对充电器感兴趣。

除了手机充电器,平板电脑、充电宝等不少家用小电器都有充电设备,“插电板上经常插一排。”一位市民说。

2物理专家说

只要正规厂家出产,正常使用没危险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张铭教授认为,正规的充电器的末端应该是5伏电压,属于低电压,理论上不会电死人。充电器实质是一个转换电压的装置,将家用电路的220伏交流电转化为5伏的直流电。一般认为,对人类而言,100至250伏的交流电最容易致命。“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手机充电器,正常使用是不会发生危险的。”张教授说。

但是,张教授特别提醒,如果充电器是劣质产品,甚至漏高压电,那危险系数就非常高,“一切皆有可能!”

3记者来试验(因存在不确定风险,切勿模仿)

触摸、舔手机充电器金属头没感觉电流

充电器的金属头真有这么可怕?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在家人做好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个小试验,直接接触插上电源的苹果手机充电器金属头部分,体验是否有电流。记者将充电器插好电源,用手轻轻触碰了一下连接线金属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再把金属头在对电流比较敏感的手背上来回摩擦,还是没有什么感觉;用牙齿咬住金属头,舌头舔一下,只觉得凉凉的,感觉不到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记者试验用的充电器是合格的原装配件。

特别警示

从安全考虑,不用时请拔下充电器

张铭教授建议,从安全角度考虑,消费者一定要购买质量合格的充电器。不要让孩子触摸充电器,防止有意外发生。此外,充电器不使用时应及时拔下。

专家分析说,充电器长期插在电板上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长时间充电会导致充电器发热,会影响到充电器内的简单的线路板,以及电子元器件,同时也导致连接线发热,胶皮变软;另一方面,正规充电器金属头虽然不会电死人,但宝宝含在嘴巴里很不卫生,甚至有中毒或受伤的危险。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从小教育孩子,不要养成随手抓东西放进嘴里的习惯。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