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特别策划]清明出行莫忘理财 如何让钱不“春困”?(4)

2016-03-30 14:2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除了哀悼逝者,还要谨防这些骗局

清明节,我们在哀悼逝者的同时,也一定要谨防这些骗局,不给骗子利用逝者敛财的机会。

骗局1:邀请参加XX的葬礼,利用重名现象诈骗

近日,有不法分子利用中国人“逝者为大”、对逝者不便于求证的便利,靠选用重名率高的名字、群发“请来参加XX的葬礼”短信,通过引起受害人借“出份子”表达沉痛哀悼的心情实施诈骗。据媒体报道,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李先生,前几天就因为收到这样的短信而被骗2000元。

防骗提示:

1. 收到此类短信,虽然不便于直接向“逝者”亲属确认,但可以向共同朋友确认打探,切勿轻信。

2. 一旦最后让“转账汇款”,一定要小心。记住:不轻信,不转账,遇事先通话求证。

骗局2:以发丧葬费为诱饵,诱使通过ATM向其转账汇款

自称是“红十会”或民政部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准确报出逝者姓名、家庭住址、什么时间在什么医院病故等,告知可领取老人丧葬财政补贴,不过需提供银行账号,并称届时民政部门会将补助款打到该账户。一旦你信以为真,并注意查询补贴款是否到账,就会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骗子会利用种种说辞,告诉你钱没到账就需要到自助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如果你信以为真,那就上“上钩”了。据报道,目前江苏、广州等地已有多名市民被骗,有的市民一次被骗6.6万余元。

防骗提示:

1. 根据相关规定,领取丧葬费必须携带相关证明到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办理,不存在电话、短信办理的情况。

2. 红十字会、财政局、社保局等部门不承担办理报销丧葬费用的事宜。

3. 符合条件的市民如需办理相关业务,需持殡葬部门开具的《火化证明》、领取人身份证及关系证明等材料亲自到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窗口办理。

4. 收到此类电话或短信,应立即到有关部门窗口咨询,切勿轻信他人,泄露银行卡信息。

骗局3:谎称炒卖墓地能赚大钱,利用高息进行诈骗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以及墓地价格的节节攀升,不少骗子利用高息诱使投资者炒卖墓地,或投资寺庙复建和墓葬项目,实施诈骗。2010年,多名老人轻信囤积墓地及骨灰存放格位可以高价售出获利,导致大量购买后积压严重。在受害人焦急地想转手的时候,中介公司虚构能为被害人代售墓地并办理过户手续,以收取委托服务费、保证金等为名,先后骗取430余人共计700万余元。2015年4月,一家公司通过虚构在辽宁投资寺庙复建和墓葬项目,给出2%的月回报率吸引老人投资。南京不少老人参与,最终南京50多位老人被骗300多万元。

防骗提示: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严禁传销和炒买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按照殡葬管理部门的规定,购买墓地时需查验死亡证明材料。不少陵园规定,墓地不可转让。

2. 所有的上当受骗均源于轻信和贪!遇到这类“天上掉馅儿的好事儿”,一定要问个为什么!要知道,高收益高风险,你贪的是利息,别人要的却是你的本金。(本文综合自今晚报、嘉丰瑞德、融360等)

【相关链接】

拿去用!清明节小假期“吃喝玩乐”全攻略!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