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蔬菜如何吃才能吃出健康来? 这些蔬菜最好谨慎购买

2016-03-29 13:20 燕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健康蔬菜如何吃才能吃出健康来

春季万物复苏,各种时令蔬菜陆续上市,餐桌也逐渐丰盛起来了。人们都知道,吃蔬菜有益健康,可以对一些疾病起到食疗作用,但吃蔬菜保健的关键不仅是吃得多,关键是吃得对。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蔬菜,人们究竟该怎么选?又该怎么做?又该怎么吃呢?且听营养专家给出的健康“吃货处方”。

□本报记者 李惺

指导专家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雷敏

有些蔬菜要吃嫩的,有些蔬菜要吃老的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除维生素C外,一般叶部的维生素含量比根茎部高,嫩叶比枯叶高,深色的菜叶比浅色的菜叶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雷敏说,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若要补充大量膳食纤维,老的蔬菜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老的蔬菜比嫩的蔬菜含膳食纤维更丰富。

雷敏建议,在蔬菜种类的选择上尽可能多样化,如绿叶菜(菠菜、韭菜等)、根茎类(芹菜、土豆等)、茄果类(青椒、西红柿等)、瓜类(西葫芦、黄瓜等)、葱蒜类(小葱、蒜苗等)、菌藻类(蘑菇、木耳等)、十字花科类(菜花、卷心菜等)等类别的选择,多种类别的食物搭配更有利于平衡膳食,有利于健康,选择新鲜的蔬菜更营养,更健康。

太硬的西红柿、有裂心的萝卜……

这些蔬菜最好谨慎购买

催熟剂、激素膨大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让很多蔬菜变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看,生长的越来越快,但是这些东西吃到肚子里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雷敏建议,以下几种蔬菜需谨慎购买。

太硬的西红柿:越硬的西红柿,植物激素使用越多,最好不要购买,或者买回来别马上吃。放两三天延续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变软,这时,不利于健康的催红素,也已得到释放。另外,西红柿外红瓤绿可能与催熟剂有关。

有裂心的萝卜:有裂心的萝卜或瓜类最好别吃,很可能是因为遭受过严重的虫害,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为的非正常种植过程造成的。

会长大的黄瓜:买回的黄瓜放一晚上,第二天又“长”大了,这肯定是使用过激素膨大剂。

太浅的绿叶菜:大棚内的蔬菜远比直接光照作用下生长的好看诱人,叶子颜色浅,但营养成分肯定没法跟自然生长的应季蔬菜比。所以买绿叶菜要挑深色的。

闻起来有异味:不同于香菜、茴香等本身就有气味的蔬菜,农药残留多,或使用了劣质农药的蔬菜会有很刺鼻的异味,买之前可以先拿起来闻一闻。

清洗过的蔬菜:现在的市场上很少看到带泥的萝卜、藕,商贩们直言不讳:“太脏的菜没人稀罕。”洗过的菜不是农药问题,而是有细菌和可能的水污染,这又带来了新的健康隐患。

当天购买的蔬菜最好当天食用

“蔬菜最好当天购买,当天食用,尤其是新鲜的绿叶蔬菜,存放过久便会慢慢损失维生素。”雷敏说,比如菠菜在20°C时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率高达84%。若要保存蔬菜新鲜,应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贮存,而且时间不宜过长,必要时冰箱冷藏。

“很多蔬菜,你不在意的部位反而营养更高。”雷敏说,例如在吃豆芽时,不要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事实上,豆瓣中含有的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到3倍。再如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会损失70%以上。吃芹菜时不吃芹菜叶,其实芹菜叶富含的维生素C比芹菜茎还要高。

雷敏建议,蔬菜最好先洗后切,切后即炒,以减少蔬菜与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维生素的损失。并且洗好的蔬菜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维生素被氧化破坏,尤其要避免将切碎的蔬菜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烹饪有方法:急火快炒

维生素C及B1都怕热、怕煮

雷敏建议,烹调绿叶菜如菠菜、香椿时,可将水烧开,用绝氧焯的方法(整根蔬菜下锅在水面下),将水再烧开,捞出蔬菜,进行调制就可以了,采用这种烹调方法,可减少植酸、草酸、亚硝酸盐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相对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烹调蔬菜时,可用少许淀粉上浆挂糊,也可减少维生素的丢失。

据测定,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先将菜焯后挤掉水分再炒,维生素C的损失可达80%以上。所以炒菜要用旺火,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炒菜时加少许醋,更有利于维生素的保留,尤其是烹调发芽的土豆和开花的大白菜时更要加醋。

“蔬菜中的维生素B1,在烧好后温热的过程中可损失25%。”雷敏说,烧好的白菜若温热15分钟,可损失维生素C20%,保温30分钟会再损失10%。例如,绿叶菜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过程中损失20%,溶解在菜汤中损失25%,如果再在火上温热15分钟会再损失20%,共计65%。尤其是烧好的绿叶菜,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这些维生素损失不说,亚硝酸盐产生量也相应增加,容易产生健康隐患。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