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画家郝竞存先生聊绘画和收藏

2016-03-28 09:5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五根檩胡同里,有一间普通的写字楼,与北京的高楼大厦相比,多了一份静谧。初春时节我们如约来到这里采访画家郝竞存先生。

走进他的办公室,墨香满屋,地上晾着两幅画,桌子上摞着许多书画。办公室不是很大,除了沙发和桌椅之外,仅剩下一个大大的绘画工作台和放满绘画专业书籍的书柜。

“休息日,我也会在这画画,这里比家里安静,没有其他人打扰,创作需要安静的环境。”郝先生告诉记者。他坐在我们对面,随问侃侃而谈,平易近人,言语间透露着画家的淡定和敏锐的洞察力。

用心去绘画 在创作中创新

111

 郝竞存创作过程 (李继业 摄)

郝竞存早期研习西画,包括油画和版画。多年的学习、任教为他打下扎实的绘画造型基础,可谓受益终生。西画注重科学,强调物质层面的观察。如空间位置、体面结构、明暗对比、层次空间等。故以写实为主。而中国画则注重精神层面的关照,抛弃外光的因素,借助心灵的感受,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从1998年后,郝竞存开始研究如何把中国画的写意与西洋画的写实相结合,寻找自己新的艺术之路。

“绘画风格不能是封闭式的,借助素描基础的辅助,苦心致力于开拓、丰富中国山水画笔墨形式的表现力和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应当相互借鉴。”郝竞存告诉记者,近些年的作品界限不是很明显,中西画法之间有着极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大胆探索、尝试正是他多年来倾心研习的内容。以中国画的水墨为基础,同时关照西画的表现方式,创作了一批赏心阅目的作品。

他随手给记者拿来几幅近年来的画作,基本上都是民居。他说之所以画民居,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代表着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各具特色,民居古老而亲切,最能引起观众的艺术共鸣。

这些画一眼看上去像似一幅油画,细看又是笔墨淋漓,既讲究中国画古朴的意境、技法的渲染,也有油画中常见的色彩铺陈以及精准的透视结构,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绘画背后是他走遍各地乡村民居的身影。他坚持写生采风,去研究这些坐落在自然风光之中的古老房子的结构特点,把西画的科学严谨借鉴过来,给予大胆的概括变形。这就是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郝竞存给记者介绍一幅画作《远去的雷声》,“我想表现的天空和这片云彩,就是一瞬间的艺术感受,雨后带着雷声远去的乌云和明朗清澈的天空,体现出概括、凝聚、节奏、运动,弥补传统笔墨的薄弱环节,正是我力求达到的效果。画中的村宅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并用西画中的肌理、颜色来表现墙壁的斑驳。”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闫莉青 宗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