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基因剪刀”可修正致病基因
在2015年,关于癌症治疗方法的研究,最关键性的突破应该是一种名为“基因剪刀”的研究。这项研究三次入围顶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突破,更在2015年底成为《科学》和《自然》杂志双双关注的年度焦点。原因是这一技术的发现,让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精准、简单操作,让基因编辑的“门槛”大幅降低,修改、删除细胞基因如剪刀般“利索”。简单地说,它能更为直接、简单地防御病毒入侵。
在《自然》杂志的报道中,2015年4月宣布“在全球首次利用基因剪刀技术成功修改人类胚胎的一个基因”的中国中山大学科学家黄军就表示,这一研究成果能阻止这一个基因的突变最终导致地中海贫血症。他说,之所以编辑人类胚胎(医院废弃的有缺陷胚胎)基因,是因为“它能揭示癌症或糖尿病等疾病的基因根源,还能用来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各基因的功能。”虽然对人类胚胎基因和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卵子以及受精卵)基因“动刀子”,一直极具争议,但黄军就的这一研究却震惊学术界。
而在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杨璐菡,也和美国同事一起成功敲除了猪基因组中的62个病毒基因,从而打通了猪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的重大难关。杨璐菡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基因剪刀技术只是基因修改技术的开端,我们在工具的性能和应用上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从理论上讲,基因编辑可改变特定的遗传性状,那么是否也可以通过基因编辑,修正致病突变,从而彻底抑制癌症呢?!这是当前最热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