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
在收藏品中心
买到劣质金镶翡翠
在广地的鉴宝活动上还出现了一套劣质金镶翡翠的收藏品。它的主人梁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在广州某收藏品中心花了近六千块买的。
乍一看,该收藏品包装精美、证书齐全,然而,经胡学年鉴定发现,虽然黄金与翡翠都是真的,但黄金非常薄,轻微碰撞就可能有损伤,而翡翠则是完全没有玉感,既不透明,也完全没有颜色,跟石头没有差别。胡学年介绍,好的翡翠看起来应该是玲珑剔透的,“颜色看起来是有生命力的”。
一番观察过后,胡学年不得不遗憾地告知梁先生,他的这套收藏品的实际价值只有几百块。商家通过外部精包装、凭空捏造证书颁发机构等方式,使得该收藏品看上去很高档的同时,还显得很有保障,但仔细查看就不难发现,这些证书的颁发单位都是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文化创意促进协会等“莫须有”的机构。而梁先生说自己就是被这些证书给骗了,“我看到有这么多证书,就以为是真的”。
鉴别技巧:
针对目前珠宝市场的鉴定证书鱼龙混杂的情况,广地珠宝工作人员也给出了一些辨别珠宝鉴定证书的小窍门:
第一步:看具鉴定证书的单位的资质,了解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签发机构必须是经过国家资格认定之后授权的,一般证书上会出现的标志有:“CMA CAL CNAS”,至少要有CMA标记,这三个标记分别代表国家计量机构认可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要确认其真伪,可以向国家或者当地质检机构投诉部门查询。
第二步:检查鉴定证书与商品是否一一对应。仔细比照照片、总质量、尺寸、其他文字表述。
第三步:验证证书的真伪信息。正规的鉴定机构所出具的鉴定证书在网上都可以查询到,网上查询不到可以电话联系鉴定机构查询。
第四步:查看检测结果,珠宝玉石产品,经过人工处理或是人工合成的宝石必须明示,如:结论为“红宝石”,说明这颗红宝石为纯天然产出;“红宝石(处理)”是注明了具体的处理方法,表明这颗红宝石为天然宝石,但为改善其外观经过了某种方法的人工处理;“合成红宝石”则表示非天然产出红宝石,而是纯人工的实验室合成品了。翡翠的鉴定证书一般会标注为:翡翠A货、翡翠处理(B货、C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