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梅 摄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王凤梅教授表示,近两年因为服用各种保健品而造成肝损伤的患者人数是两年前的2倍,其中重症肝衰竭的患者一年也近20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科学锻炼比服用保健品更重要。
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多
“2015年来医院就诊的药物性肝损伤有400多例,而2013年只有160多例。关键是很多人的药物性肝损伤是吃各种保健品吃出来的。”王凤梅教授例举了几个病例。有一位中老年患者,每天用“三七”的叶子泡水喝保健养生,一周后造成肝窦阻塞,出现了严重的黄疸、腹水、肝衰竭等症状。原来他把“土三七”当成了“三七”。还有一个中学生,因为掉头发,母亲网购了何首乌帮助女儿生发。女儿服用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不适。来医院检查转氨酶高达3000,而正常人的转氨酶在50以下。
王凤梅教授说:“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是好事,但也不能盲目服用保健品。有些人从国外买来保健品,连产品成分都不知道就服用。还有些人网购各种保健品,真伪质量没有保障。一些保护心脏、改善皮肤、防脱发的保健品是造成肝损伤较多的产品,甚至很多人服用了养肝护肝的保健品而造成了肝损伤。”
慢性化肝损伤会导致肝癌
那么保健品为何会造成肝损伤呢?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吗?很多人表示这些保健品都是从国外花大价钱购买的,也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对此王凤梅教授解释说:“很多经过加工的保健品里面都会有添加剂,比如奶蓟草制成的保健品的确有保肝护肝的作用,里面还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没有危害,但可能里面会有一些添加剂成分,这些添加剂并非对每个人都有影响,这与某些人某种特殊体质有关,也就是存在个体差异。”
一旦某种添加剂与人体肝脏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攻击肝脏,造成肝脏免疫损伤。这种免疫损伤会慢性化,即使停用了导致肝损伤的保健品,肝脏的免疫损伤依然在继续,从而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的肝脏疾病。而且由免疫肝损伤造成的肝脏腺瘤和肝癌通过影像学检查不典型,往往给医生诊断造成困难,还需要肝穿和病理来证实。
良好生活习惯对于健康更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更有助于人体健康。”王凤梅教授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同时平衡膳食,五谷杂粮、菌类、高蛋白质的肉类、海鲜、豆类都应该有所摄入。当然每周200—250分钟的有氧运动必不可少,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遵医嘱,按照评估耐受的运动量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