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e观察]战略新兴板临时生变 A股笑了中概股哭晕?(2)

2016-03-17 09:0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临时删除”有何影响?

事实上,自战略新兴板在研究初期,就有市场人士表示,战略新兴板和创业板难以分辨,定位基本都是中小型企业。唯一不同的就是,创业板侧重于创业型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表示,战略新兴板如果真的被叫停,除了影响现有潜在的排队上市企业之外,也会影响到股权一级市场,以及之前从海外退市准备回归内地上市的企业,特别是部分中概股。某种程度上,这些亟待上市的企业也可能不得不选择“借壳上市”的方式来实现内地上市,这可能会助长对“壳资源”的追捧。

A股再吃“定心丸”

就眼下A股市场而言,投资者对很快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忧虑可以打消了。这颗“定心丸”看似突然,实乃情理之中。

分析认为,此举充分体现了管理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态度,对稳定眼下A股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意义重大。而这种务实态度,可谓A股市场最大的利好。

创业板不再“拼跌”

分析师认为战略新兴板一旦推出,将成为拉低A股市场上成长股估值最大的敌人。平安证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欧美两地约45%的中概股符合战略新兴板上市标准,再加上国内优质非上市资产,估计新兴板推出后上市公司质量对比现有创业板标的将有显著提升,并相应对成长股板块估值带来冲击。

按照上述逻辑反向推理,战新板如果不搞了,创业板也不用再没玩没了地跌了。

新三板将最为受益

九泰基金分析人士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必然要大力推动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在整个体系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都经历了时间的积淀,新三板作为一个全新的重要环节正处于建设初期,是未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心,必将长期受益。

中概股回归或要悲剧

去年上半年的牛市,引爆了中概股回归的热情,而暴风影音打破VIE架构,成功回归A股,更是让中概股“返乡”达到沸点。战略新兴板的推进,则为这些海外中国上市企业打开了回归通道。

而今,不论“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是被搁置”,还是“不必写入十三五纲要”,这一突发消息无疑会对那些筹备回归A股的中概股造成“心理波动”,并令其格外紧张和担忧。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战略新兴板与创业板并不是竞争而是互补关系,可以迎接一些大体量的中概股回归,假如战略新兴板不能如期推出,中概股回归将受到影响。

壳资源会重新火爆

分析认为,不再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这一重磅消息,令很多准备在战新板上市的企业措手不及,一些已经私有化从美国退市的中概股,更是已经只有借壳上市一条路可以选择。对于二级市场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壳资源的价值大幅提升。

早在两三年前,分众传媒、弘成教育以及巨人网络就完成了私有化,成功在海外退市,目前,分众传媒于2015年12月28日成功完成借壳七喜控股,历时两年多后终于从美股回到A股,给其他的中概股回归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文综合自京华时报、证券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