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板取消 中概股回归再谋出路

2016-03-16 12:17 财新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战略新兴板取消 中概股回归再谋出路

记者获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拟修改57处,其中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下称战兴板)。权威人士称,没有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意味着战兴板不再设立。

消息突然,很多市场人士表示措手不及。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正在拆VIE架构准备回归中国股票市场的“中概股”影响最大,尤其是那些具高估值高成长性但是尚未盈利的高科技企业,此前战兴板设立的标准来看并没有盈利的指标。这些企业在从美国下市,到哪个板块上市肯定提前都已经跟监管层沟通过了,而且上交所自己也做了很多主动管理的工作,跟很多企业开了座谈会,挑选了一批所谓的“优选企业”第一批到战兴板挂牌。战兴板突然取消,这些曾经“预定”了战兴板的企业只能另辟蹊径。

一位律所合伙人告诉财新记者,中概股回归要拆掉VIE,把原来美国的投资者全部清退,或者找其他投资者替代,把股权倒腾到境内投资者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们一个项目VIE拆了快一年,现在刚刚到收尾阶段。”他遗憾的表示,VIE拆开之后再搭回去会更困难,应该会考虑去新三板挂牌,进行过渡。

上述私募基金负责人认为,中国政策通常会“关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开一扇窗”,他认为新三板市场可能是监管层要开的窗,新三板挂牌同样不设盈利指标,做好了跟新兴板没有差别,不需要额外再开一个板块,下一步新三板市场可能会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

多位市场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有盈利的中概股回归一般不会选择战兴板,若能满足IPO的条件,首选当然是IPO。针对目前IPO有近700家公司排队,需要等待的现状,一位产业基金合伙人告诉财新记者,对满足IPO条件的中概股企业来说,排队等待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就算是推行注册制,证监会也多次表态要控制节奏。

“而对于尚未盈利的中概股来讲,由战兴板上市变为去新三板挂牌,这完全不是中概股从美国市摘牌的目的。”上述基金合伙人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到新三板挂牌的企业通常为了增加曝光度、规范运作,但是中概股公司本身就已经在美国上市,运作规范而且还有一定知名度,新三板对他们来讲完全没有吸引力。此外,新三板流动性差、门槛高,股权高度集中,很难形成有效交易,更不会反应市场真实的价格。中概股愿意回归A股市场是因为他们的客户本身就在国内,对公司股市更为关注,流动性更好,估值也更高。

“既然战兴板取消,又不愿意去新三板挂牌,这些中概股企业只能好好经营,争取早日达到上市标准。”上述人士称。

有市场人士认为取消战兴板会引发主板壳资源的炒作,但是多位从事中概股回归业务人士表示了不同意见,打算在战兴板上市的企业通常是尚未盈利的企业,就算是想借壳也达不到标准,因为证监会对于借壳上市的审核是比照IPO上市标准来的,取消战兴板并不会导致这些尚未盈利的企业去炒作壳资源。

“业内有不少互联网产业基金专门用于投资中概股私有化,而且不少是加了杠杆,战兴板的取消导致了上市的延后,拖得时间越长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上述产业基金人士称,若仅靠中美两市的估值差异,是很难吸引到投资者的,估值差异很容易消失,在私有化的过程中通常找银行加杠杆,但杠杆也不是随便加的,银行的风控标准通常是按照“企业现金流/银行拟投入资金利息>4”这样的标准来确定银行介入资金。他表示,下一步选择标的会更为谨慎,将优先选择业绩好的中概股。

一位投行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层次已经比较完整,包括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不同资质的企业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挂牌场所,单独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并不符合逻辑,更不应该因为某些中概股的回归而挑战现有法律基础。

“市场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不同的板块, 现在已经过多了。” 深圳嘉石大岩资本CEO汪义平称。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