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鱼,这些疾病是
1、痛风(风湿科)患者
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2、出血性疾病(血液科)患者
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血液科)、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血液科)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3、肝硬化(消化内科)病人
肝硬化(消化内科)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4、结核病人
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神经内科)、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消化内科)、腹痛(消化内科肾内科妇科)、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心血管内科)和脑出血(脑外科神经内科)等。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
鱼头>鱼皮>鱼肉>鱼子。
以400克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为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不过这一规律在200克以下的鲫鱼中并不适用。
鱼子加热后,汞含量降低。对生鱼和熟鱼的对比研究发现,鱼脑、鱼皮和鱼肉内的汞含量并不能随着加热而降低。但鱼子加热之后,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鲫鱼的时候,最好买半斤以下的。这样的鲫鱼鱼龄小,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很低,孕妇儿童都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购买了七两以上的鲫鱼,也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情况下鱼肉和鱼子都很安全,不过最好不要吃鱼头了。建议大家去餐馆也要少点“泡椒鱼头”、“鱼头泡饼”等菜。
另外,对于“孩子吃鱼脑更聪明,吃鱼子会变笨”的传统观念也需要改改:鱼脑普遍更易蓄积重金属,儿童不宜长期吃;而鱼子营养丰富,又少有重金属富集的问题,可以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