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型驾驶远离事故风险
行车如何自保并不是新话题,防御型驾驶技术因此而出现,它能够让驾驶者尽量远离事故风险,或者说,将事故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跟车距离遵循“3秒法则”
保持适当的安全车距能够预防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采用“3秒钟”法则判断前车和后车距离。当遇到雨天路滑等恶劣天气时,应预留更长的安全车距,跟车距离也应增加到“5-6秒钟”。
技巧要点:驾驶员可以选择路面或路边的某一固定物作参照物,当前车驶过路边某一固定的参照物时,后车驾驶员开始读秒,“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若数完,自己所驾车(后车)未到达该参照物体,说明跟车距离安全、合适。反之,还未数完3秒,车辆已经到达参照物,这时两车的间距不够安全,应立即减速。
超车、会车牢记“六字口诀”
具体来说,在城市复杂路面环境下超车应做到以下几点:在有禁止超车警告标志、路口、弯道、视野有障碍的路段,不准超车;前方车突然减速时,不宜超车;车后方45°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后视镜的盲点,如果超车或换线,必须要略转一下头,以眼角的余光确保盲点位置没有车才能换线。如果你跟在别人的车后面,最好不要长时间呆在前车的盲区,以免对方看不见你而突然转向。超车后换线时机,在后视镜中看到了后车的前轮才可以换线。超车前了解左方及后方道路车况,应注意视线盲区,并确认前方道路畅通。
技巧要点:正确的步骤是,看后视镜、打左转向灯、扭头看盲区、确认安全后才变线并加速超车,超车后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打右转向灯、变线回主车道。此外,当你被超车时,应保持匀速或让速,不要加速,以免给正超车的司机造成麻烦;当你被超车后,尽量减速并保证“3秒钟”原则,不应紧随其后,提防它们突然并道。
此外,还要记住“超车头、会车尾”六字口诀。意思是在超越同向行驶的汽车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因为看似慢吞吞行驶的车,其实有可能正在避让从它车头经过的行人;而与对面来车会车时,则需注意它的尾部,因为那里也有可能会突然蹿出横穿马路的行人。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减速,那么你也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制动举措。因为很可能前车发现突发情况,如:路中间的异物、大坑等,此时你仍贸然加速很可能发生险情。
哪些车我们该远避?
由于大型车内轮差大,视角盲点多,行驶中应尽量远避大型车。不要紧跟在大客车、大货车、出租车和外地车后面,如果迫不得已,请一定提高警惕,谨慎驾驶。大客车那大块头儿,小车实在招惹不起,遇到它们急刹靠站或者突然变道,受伤的总是“我们”。大货车也千万别跟得太近,大货车高翘的车尾,轿车的吸能区可能根本没法起到作用,安全气囊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形同虚设,况且很多货车车况差,刹车灯就不亮,一遇见货车紧急制动,“我们”很有可能就一头扎进去了。出租车、外地车由于搭客、问路等原因,经常会“即兴”停车变道,容易让“我们”措手不及。
技巧要点:为了避免对周围车辆的影响,我们要学会防御性驾驶技巧。当你需要减速或停止时,要提前点刹车,让你后面的车子知道你要减速了,避免到最后时间才急刹车。此外,变道、停车时还应善用信号灯,避免无预警的紧急变道、停车。下车前也应稍打开车门并扭头往后看,确保安全后才开车门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