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两会行情”涨跌各半 今年仍可期
3月3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开幕,“两会”期间,A股到底是可啃的鸡腿,还是会再度沦为食之无味的鸡肋?
近10年以来的数据统计显示,在“两会”期间,上涨和下跌各有五次,行情并不乐观。而从近5年数据来看,形势稍显乐观,有三次上涨,两次下跌。其中跌幅最为惨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会议期间的跌幅为15.37%。而表现最好的一年为2007年,其间涨幅为3.49%。
不过,“两会”结束后的一个月的行情颇受期待,上涨为主旋律。根据统计数据,上证综指在会议过后一个月有7次上涨,仅有3次下跌。其中,2015年两会过后的一个月时间,上证综指涨幅达21.09%,而2014年也上涨了5.52%。
对此,万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卞勇分析,“两会”之前,政策密集出台可能改善市场情绪,但当前总体市场估值仍然偏高,特别是中小创,仍有去泡沫的空间,整体来看,市场短期处于多空博弈宽幅震荡的可能较大。
最近几天的暴跌帮助提前释放了“两会”后的抛压,“两会行情”得以如期启动。中欧基金周蔚文认为,“两会行情”如期来临,加之地产预期向好,短期内A股行情可期。
从市场方面来看,近期,天量信贷数据、超预期的货币总量数据悉数公布,以及政策对地产去库存力度的不断加码,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边际上的预期扭转,总需求复苏的预期或将给市场带来实质性的盈利改善,同时也可能提升市场的整体风险偏好。
与此同时,多重利好齐聚。美股前夜大涨,逆转油市悲观预期;欧股收出近一个月来的高点位;再加上今年4.5万亿险资可配置,6000亿增量资金有望率先入市,同时养老金投资二级市场也或将加快脚步。而在上周,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42.36万户,创去年7月以来新高,证券保证金净流入735亿元,为连续第二周净流入。
为此,中欧基金表示,大盘在经历1月、2月的大幅调整后,3月迎来政策月。“两会行情”值得期待,投资者可以关注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城市综合建设等主题。短线来看,大盘或继续反弹。不过,短期反弹并未改变中期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仍将震荡磨底,投资者需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