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了孩子好“玩伴”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2016-02-25 13:38 合肥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手机成了孩子好“玩伴”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新学期又开始了,孩子是否已从为期一月的寒假生活中缓过神来?大多数孩子的寒假,又是怎么过的?昨日,皖新传媒8点阳光联合安徽省社科院等相关权威机构,对中小学生寒假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作息时间紊乱,成了大多数家长的困扰,手机成了孩子最重要的“玩伴”。

“熊孩子”熬夜最让人头疼

上学时间,孩子早出晚归很辛苦,假期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熊孩子”偏偏不听话,学着大人熬起夜来,早上睡懒觉自然也不在话下。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作息时间紊乱最让家长朋友头疼。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床,那就成了问题了。要知道,等到寒假结束后要早起早睡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很折腾。可是,接受调查的家长反映,有将近50%的孩子,起床在9时或9时以后。“睡懒觉就意味着不吃早饭,这样一来饮食规律也乱套了。”网友“阳光微笑”发帖称,自家8岁的儿子,寒假期间爱上睡懒觉、吃零食,几乎没有吃过几顿主食。

不仅如此,最让家长忧心的,还是孩子三天两头熬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孩子,平均上床入睡时间在22时以后。对此,合肥市民张女士称,孩子熬夜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春节聚会、娱乐,张女士时常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能睡觉,孩子疏于照料也跟着熬夜。“说起来,还挺自责的。”张女士反省道。

手机成了孩子的重要玩伴

寒假之前,网络上一道寒假作业成为了热点。一位8岁的小朋友抽到的寒假作业是:坚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不打电子游戏,不碰手机和电脑,每天用阅读、运动和同学互动来代替网游和上网。不碰手机,对孩子来说真的那么难吗?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孩子或多或少都接触手机,其中只有22.2%的孩子在10分钟以下,35.4%的孩子每天玩手机超过40分钟。此外,超过81%的孩子,寒假每天用在看电视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其中54.1%的孩子超过2小时。家住政务区翠庭园小区的孔女士告诉记者,在寒假的这段时间,她那才6岁的女儿,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3个小时。

“现在智能手机玩法有很多,跟电脑也差不多,而且玩起来还方便,小孩子特别喜欢。”孔女士说,女儿自己没有手机,放假前也很少玩。不过,假期里大人手机随手一扔,女儿拿起来便玩得不亦乐乎。孩子玩手机都玩什么?孔女士说,女儿虽然才上一年级,但已经有了QQ和微信,会跟同学手机聊天。此外,一些简单的手机游戏,也是孩子喜爱的对象。

老师呼吁玩手机要有度

“孩子离不开手机,这跟家长有着很大关系。”小学老师刘丽说,家长要约束孩子玩手机,也要以身作则,拿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手机对孩子而言也是有利有弊。在刘丽看来,让孩子较早接触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前提是家长对手机运用得当。“拿我所在的班级来说,每个孩子都会玩手机。但老师跟家长沟通好,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玩的内容也偏向益智类。”刘丽说,假期照顾孩子,对不少家长来说都是头疼的问题。孩子缺少玩伴,甚至偶尔哭闹,家长便拿手机去哄,让孩子肆无忌惮地玩手机。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腾出时间跟孩子互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一起度过充实的假期。

“不光是孩子玩手机,很多家长也是‘低头族’,从教育来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应该知道以身作则。”对此,刘丽呼吁,玩手机要有度,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如此。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