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截至目前,27个省份公布养老金并轨实施方案,19地为“中人”设10年过渡期。那么,什么是养老金并轨?为什么实施养老金并轨,实施后的结果是什么?对您有没有影响?有哪些影响?千龙经济小编为您解读: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实施养老金并轨,意味着中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从吃财政饭转变为缴养老金,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养老。与企业员工一样,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为什么实施养老金并轨,结果是什么?
政策实施之前实行的是“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并轨之前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对此,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有报道称,中国之前实行的养老金发放政策,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享受不同的养老待遇。尽管几十年来政府对制度细则有过多次调整,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不同就业人群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养老待遇鸿沟。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
养老金并轨后的结果就是:公职人员将和企业职工实行同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两个群体的待遇差距也会随之缩小。能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双轨制”所导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