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夫妇也十分重视她,肯尼迪夫人亲自劝说她放弃乳房,保留生命。僵持几个月后,于凤至终妥协,无奈地,决绝地,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
手术之后,是化疗,身体的疼痛和不适难掩心里的失落,那个时期,美丽的于凤至头发几乎掉光了,吃不下饭,整个身体瘦得像一片叶子。无数个疼痛的午夜,她在渴望见那个人一面,他能陪她一天,一小时也好啊。只是,他在国内的日子身不由己,所有的思念,都化成了对他的担心。
那一段日子,是煎熬,是炼狱,是一个孤独在异乡治病的女人无法直视的暗夜,好在她熬过来了,失去了一个乳房,保留了生命。只要有生命在,就可以继续爱,可以继续博弈。
张学良常年在狱中,她没有经济来源,治病之后,差点身无分文。
于凤至咬紧牙关,开始琢磨赚钱之道,她以学识和胆识,闯进华尔街,开始炒股、炒房。张学良是她信念和支撑的源泉,一开始她想赚些钱,回国和他在一起,后来,他出狱无期,她又想,我不能让他出狱的时候身无分文,我得给他赚一分家产,让他出狱后,就能生活无忧。
美国,重病之后,于凤至想起父亲当年对她说的话:我女儿经商,肯定是大商人!
她有经商头脑。
于凤至(正中)
股市如人生,不过大起大落间的把握,她很快积攒了一笔钱,成功夺得人生第一桶金。
就这样,于凤至带着一种被逼无奈、同时也带着一种自信闯进了股海。凭着当年东北大学文法科的教育基础,凭着从富商父亲于文斗那里遗传下来的经商基因,以及当年东北第一夫人的胸怀和胆识,她很快在股市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用赚来的钱,买房子,然后出租,一点点,积累原始资金,并且很快就大富大贵,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华别墅。一处是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生前住过的林泉别墅,另一处是伊丽莎白·泰勒的旧居,两处别墅相邻。
鬼门关闯过来了,日子好过了,却又面临另一巨大打击:离婚。
她想用端庄大度优雅打败对手,骨子里,于凤至是不屑于小情小爱的,她是心有万千的女子。却输了,输的彻底。
1960年,在宋美龄的介绍下,张学良信了基督教,基督教一夫一妻,不容三妻四妾这样的事。张学良面临抉择,要么放弃和于凤至的婚姻,要么放弃赵四,此时他和赵四已经同居近三十年,为了她,赵四和家里断绝关系,没名没分,一直以秘书的身份在身边,并且为了照顾他,失去了女儿。
可是于凤至,也没任何错处,相反,她识大体,肯放低,赵四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因为没有名分,不好抚养,她毅然将孩子抱回帅府亲自抚养,她无疑是个伟大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不应该承受被弃。可是,赵四呢?
张学良的痛苦传到美国,他们有过一次通话,张学良透露了想要离婚的决心,于凤至问为什么,他只说:我们是一直在一起的,无论如何不会分开。
于凤至苦思良久,她深深明白张学良的艰难,于她,是敬重,于赵四,是情意难舍。为张学良的这句话,她同意签署离婚协议。
成全,意味着全心全意!
于凤至提笔给他们写信,说赵四这些年的不容易,说自己对张学良的理解,说自己愿意离婚,成全他们这一对璧人。
离婚协议签署之后,张学良和赵四马上在教堂举行了婚礼,在命运的干涉下,他们都背离了初衷,这边红烛彩带,果然奔走相告一段传奇,那边,遥远的大洋彼岸,于凤至枯坐在窗边,目光所及,几朵云悠悠而过,她到底,失去了名分,但是博弈,仍然没有结束。
一段好不容易维持下来的婚姻,到底风烟流散。于凤至带着孩子在美国生活,心心念念着张学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他付出。
于凤至把两处别墅都按当年北京顺城王府内家里的居住式样装饰起来,她自己住一处,把另一处留给张学良,她对孙辈们说:
我将所有的钱都用在买房子上,就是希望将来你们的祖父一旦有自由的时候,这别墅就可以作为他和赵绮霞两人共度晚年的地方。这也是我给他的最好礼物了。
此时的她,还在幻想着与丈夫重聚的那一天。
她还在幻想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哪怕他心里爱的是赵四小姐,能看见他,能跟他在一起,能为他做事,总归是好的。
这一生,都是为他而来。
她并不是真的大度,将自己爱的男人拱手相让,她只是在博弈,哪怕付出自己的一生,这份自重让人心酸。她从一出发便是错的,于是越走越远,只能和终点遥遥相望。
张学良被软禁的时候,于凤至病愈留在美国,每日游走救夫,甚至掀起了一场媒体大战,她说:为救他我拼尽全力!
这一生,她爱他懂他帮他,无怨无悔。
1933年,张学良被迫放下东北军权,远离故土去欧洲,临行感慨:此去不知何日归。于凤至写词安慰:青史无虚谎,黑白分明,笑对世人谤。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羁押,于凤至不离不弃,一直跟在身边照顾他,直到身染重病;在美国,她顾得不是个人身体,而是他出狱后的生活,于是,拼命给他赚下一个偌大家业,方便他生活无虞;她从不忍伤害赵四,让他伤心为难,只等他们自然离散,虽然这个愿望最终落空;她诗书礼仪,容貌品行,情意度量,都拔尖,还育有子女。
对于张学良来说,于凤至就像是一颗钻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光彩熠熠,千古贤妻,但张学良爱的却是美艳欲滴的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