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汽车
提到自主品牌汽车,不少人总爱将之与高铁、家电对比,以证明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失败,特别是在6年前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之后,这样的观点更是大行其道。但有业内专家表示,简单的对比并不客观。以商用车为例,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在全球市场也占据半壁江山。
▲工人在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生产线上工作。
更重要的是,在客车、中重卡等商用车企业依托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中国车企还抓住机遇,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升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继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还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并于2015年再投资2.5亿英镑在英国考文垂安斯蒂工业园区建设了伦敦出租车新工厂,生产全新一代超低排放车型。而东风汽车公司在2014年投资8亿欧元,战略性入股拥有百年历史的欧洲第二大车企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正式成为与法国政府、标致家族并列的第一大股东,从此更具“国际范”。
2015年12月15日,长安汽车年度第1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下线,实现了中国品牌第一个年产销量双百万的突破;2015年12月18日,奇瑞实现第5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第一个乘用车产量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两家中国品牌车企“百万辆汽车下线”的背后,是中国品牌的自信,而这份自信是建立在中国品牌乘用车前11个月的市场份额升至四成以上基础上的。
深剖中国品牌车企2015年以来高速增长的原因,除了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精准切入SUV市场之外,还在于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日前,国际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J.D.Power发布的2015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IQS)显示,2015年总体新车质量平均得分为105个PP100(每百辆车的问题数),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新车质量得分分别为120个PP100和98个PP100,得分差距较2014年缩小14个百分点。其中,7个自主品牌的PP10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2000年开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J.D.Power中国零售咨询副总裁张伟昌表示。他们据此预测,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将达到国际水平。
五、中国手机
短短数年,手机行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霸主诺基亚黯然退出手机市场,曾经的经典摩托罗拉变成联想旗下品牌,曾经辉煌的苹果、三星销量日趋下降。而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不仅占据了国内近八成的市场,还拿下了海外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十二五”期间,国产手机发展势头强劲,在海内外市场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刘若飞介绍,国产手机占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37%上升至2014年的近80%,国产手机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也从2011年的几乎为零跃升至2014年的40%。
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逐步掌握了智能手机关键技术。华为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其高端机型。中兴发布了自主操作系统中兴OS,并推出自研芯片“迅龙芯”。此外,2015年,包括基带、射频、应用处理器在内的智能手机核心芯片的自给率突破了20%,相比2014年有了大幅提升。在全球20亿的手机芯片出货量中,有5.6亿来自于我国的展讯公司。
正因为如此,几年之前,中国手机还扮演着代工厂和劳务输出的角色,如今国产手机品牌则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2014年,国内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国产品牌占据8席;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国产手机挤进6位。
而事实上,国产手机不仅在高端市场打出了名气,市场表现也不俗。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国内市场出售的2000元至3000元的国产手机占比从2014年的28%提升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88%,3000元至4000元的国产手机占比从2014年的8%提升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7%。
在海外市场,随着国产手机的品质稳步上升,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目前,华为的全球销量中,海外市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TCL的全球出货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洲、拉美等新兴国家市场;在印度打开市场的小米,又开始进军巴西市场;VIVO、OPPO等厂商则在东南亚市场有所布局。
六、中国家电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让家电变得更“懂你”,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近年来,家电业克服不利因素,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从以往在国际展会上刷存在感,到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再到全球家电“中国造”广为人知、广为人用,我国家电业以创新驱动演绎着惊艳世界的新传奇。
一年一度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FA)素有世界消费电子发展风向标之称。2015年9月,中国企业以占比超过30%的阵容和大量创新产品强势出击,让不少国际同行刮目相看。
在2015年11月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创维olED有机电视S9300获得了和国产大飞机C919一样的大奖——中国工博会工业设计金奖。这是对我国彩电企业引领潮流、开拓创新的充分肯定。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主动发光的特性,相对于液晶显示,实现了良好的黑场表现、无限对比度、全视角显示以及柔性特质,被誉为梦幻显示器。面对显示技术的重大交替,众多国际巨头裹足不前,自主彩电品牌则勇做弄潮儿。2015年以来,中国olED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创维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并在国内率先量产4K olED电视。
我国是彩电制造大国,但由于“缺芯少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产品牌一度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芯片之于电视,相当于引擎之于跑车。但高端芯片的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令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海信芯片公司董事长黄卫平介绍,海信2013年研制完成国内首款网络多媒体电视SOC主芯片,2015年底又推出了中国首款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HI-VIEW PRO。自主高端画质芯片的推出,使海信比肩国际巨头三星、索尼,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这也标志着国家“核高基”高端芯片产业化国产化战略和创新项目又一重大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