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去年业绩增长较快
截至1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均按要求通过业绩预告、年度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2015年度净利润预测变化幅度情况。因主板上市公司暂未全面实行业绩预告制度,完整业绩情况将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数据显示,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积极推进自身发展和转型升级,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
2015年度创业板492家上市公司预计实现平均净利润1.16亿元至1.36亿元,同比增长19.2%至39.2%。其中,299家公司净利润同向增长,占比61%;30家基本持平,10家扭亏为盈,131家同向下降,22家亏损。
从净利润增长率来看,东方财富等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0%。温氏股份、盛运环保、金龙机电等60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温氏股份、东方财富、蓝思科技、碧水源等四家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光线传媒、机器人等35家公司净利润超过3亿元。金城医药、神雾环保等163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
从行业来看,互联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广播电影电视、电气机械增长较快。其中互联网行业预计增幅约为132%至164%,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预计增幅约为36%至65%。
上市钢企过半预亏 或进入重组期
今年,或是钢铁业的重组期。
截至1月31日,多家上市钢企发布了2015年业绩预告,其中1家预增,3家预减50%以上,1家续盈,续亏2家,首亏17家。由此推算,2015年钢铁上市公司亏损率达56%,两家续亏的公司将被实施*ST。
除了亏损比例高,去年钢铁上市公司亏损额也非常大,且品种覆盖建筑用钢、板材、不锈钢、特钢等各大品类。酒钢宏兴预亏69.6亿元,武钢股份预亏68亿元,马钢股份预亏48.23亿元,鞍钢股份预亏43.76亿元,重庆钢铁预亏39亿元,包钢股份预亏32亿元-38亿元,太钢不锈预亏35亿元-37亿元,本钢板材预亏31亿元-32亿元,华菱钢铁、八一钢铁、韶钢松山均预亏20亿以上。
去年一年,钢铁需求萎缩,原材料价格大跌,使钢铁价格一跌再跌。去年末,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同比降幅32.16%。
去年,铁矿石降价幅度约46%。超过了钢铁价格的跌幅幅度。按理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会使钢铁业绩有所改善,但实际上,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去年实现利润总额为负645.34亿元,而上年为盈利225.89亿元。
西本新干线高级分析师邱跃成认为,原材料一路下跌,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相比之下,国企经营机制没有民企灵活,库存过高给企业带来了减值损失。 另外,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使内陆企业亏损更高。如民营钢企沙钢股份,2015年预亏0.76亿元-1.04亿元。
此外,行业景气度高时,盲目扩张和投资铁矿导致负债率高企,也是钢企亏损严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