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来修复契机 三大因素制约反弹空间
上周五A股市场大幅反弹,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全线涨逾3%,板块个股多点开花。此前2016年开市以来18个交易日A股四大指数跌幅均已超过20%。这根中阳线反弹让投资者再度看到一点希望,但结合技术面看,指数依然未完全摆脱短线弱势格局,无论从周线还是月线,抑或单纯从“1.26”长针反抽位置判断,大盘指数均呈阴线格局,而且周线和月线都是破位长阴。
事实上,投资者对上周五的反弹同样存有疑惑。疑虑一:量能未有效放出。疑虑二:5日均线压制明显。疑虑三:提防“黑天鹅”突袭。
下折潮再现 1月份分级基金规模锐减
去年行情走高,带有杠杆的分级基金成为牛市中投资者喜爱的品种,其份额也大规模飙升。但是今年1月以来的一波大跌之后,分级基金遭遇“杠杆熊”,整体损失惨重,频现下折潮,规模也大幅缩水。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29日,分级基金A、B份额场内规模合计为1090.91亿份,相较去年末的规模已缩水29.08亿份。
回顾1月份,上证综指暴跌22.65%,创八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指数的持续大跌,导致大量分级B下折潮频现。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杠杆助跌作用,母基金下跌之时,B类基金往往跌幅更深,这也就使得B类基金频现大面积跌停的局面,部分甚至遭遇高溢价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