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疼、贫血、头晕眼花、肾脏出现问题,当这些症状同时或部分出现时,您就要及时去血液肿瘤科就诊,排查一下是否患上多发性骨髓瘤。”在日前结束的第二届天津血液肿瘤高峰论坛上,天津市肿瘤医院血液科张翼鷟主任表示,作为血液肿瘤中发病排名第二的多发性骨髓瘤,虽然每年全国新发患者多达200万,但由于公众对该病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多数患者首诊于骨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或呼吸科,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但如果早诊早治,其预后非常好,不少患者已经“带瘤生存”十余年了。
多发性骨髓瘤中老年高发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粘滞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比例约为3:2。
张翼鷟主任表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明确。有研究显示,致病因素如接触电离辐射、化学物品如苯、除草剂、杀虫剂、染发剂;病毒感染,如人类疱疹病毒-8;部分遗传学异常等与其发病相关。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症状避免误诊
据张翼鷟主任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数年没有任何不适,随着病情的进展,一些典型症状开始显现。但因症状纷繁复杂,如果不了解这种疾病,患者很容易看错科室造成漏诊或者误诊。
“患者可以记住CRAB(螃蟹)这个单词,就可以轻松记住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症状了。”张翼鷟主任解释说,C是高钙血症、R是肾功能损伤、A是贫血、B是骨骼疾病。骨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骨折,可合并截瘫;贫血,表现为疲劳、虚弱、头晕、运动能力降低等;免疫力低下,表现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败血症、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等等。
早诊断早治疗走向治愈之路
张翼鷟主任表示,患上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也不要过分恐慌,随着一些新治疗手段的出现,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已经走向治愈之路,很接近治愈的目标了。对于此病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分期、年龄和全身器官功能状况。早期没有明显器官受累的患者可先不治疗,定期随访。对有症状或无症状但出现骨髓瘤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尽早治疗。一些新药如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已使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明显提高。有些患者也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张翼鷟主任有信心地表示:“可以说,以前患者不治疗活不过半年,治疗也就活上三四年,如今不少患者已经‘带瘤生存’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