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食材,控制好量,搭配蔬菜,糖尿病人也能喝粥
在刚刚过去的腊八,许多朋友可能已经和家人在一起,喝过热热乎乎的美味腊八粥了。粥不仅是年节的饮食习俗,其实也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饮食方式,粥一般口感软烂,容易消化吸收,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而且还可以随自己口味搭配不同的食材熬粥,就可以起到不同的养生调补作用。不过,由于粥吸收快、含淀粉等成分较多,糖尿病人食用后可引起血糖波动,因此许多糖友对粥是敬而远之。对此,营养专家表示,其实只要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选好熬粥的材料、掌握好熬粥方法,糖友一样可以吃粥。
选料:宜粗杂粮,不宜江米
粥在制作时可谓“包罗万象”,除了常见的大小米等谷物,像红枣、坚果、豆类、薯类甚至一些中药材都可以使用,从而起到不同的调味及养生的作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营养科刘方芳表示,熬粥的材料从营养上来说,谷类和豆类搭配是很科学的,谷类蛋白质中缺乏赖氨酸,大豆则富含赖氨酸,谷类和豆类搭配,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不过,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熬粥时的选材就不能太自由发挥,而应该有所选择。刘方芳建议,糖友在熬粥时,谷类最好不要用江米,可优先选择粗杂粮,并可酌量加入一定的豆类或坚果。
第一,尽量不用江米。大米、江米、玉米、小麦等谷类是富含淀粉的食物,但是食物中淀粉的类型及含量与血糖升高的速度密切相关。淀粉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其中支链淀粉较直链淀粉更容易被消化,因此食用的谷类中支链淀粉含量越高,血糖升高的速度就越快。而江米中绝大部分为支链淀粉,较其他谷类都高。所以,在熬粥时,糖尿病人最好就不要选择江米了。
第二,优先选择粗杂粮。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在谷类中,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谷粒的麸皮中,我们常吃的精白大米在被加工的过程中,外皮基本都被去除,留下的部分膳食纤维含量少。而糙米、燕麦等未经精细加工的粗杂粮,则相对膳食纤维含量高。因此,在选择粥料时,建议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杂粮。
第三,豆类要适量。豆类的表皮中含有植酸、单宁等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所以,熬粥时加一些豆子,可以丰富粥的内容。不过,如果豆类食用过多,会在肠道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所以,粥品还是建议以谷类为主,豆类为辅。
第四,坚果浅尝辄止。坚果是一类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可分为油脂类坚果和淀粉类坚果,前者富含油脂,如核桃、榛子、杏仁、花生、腰果、瓜子、松子等;后者淀粉含量高,如栗子、莲子、银杏等。但不论哪一类坚果,其共同特点是低水分含量和高能量,因此在熬制粥品的过程中不宜放得过多,尤其是油脂类坚果,以免因食用过多而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烹调:少水少时不放糖
熬粥少不了加水,但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水分可使淀粉颗粒膨胀、糊化,而且较多的水分也使得粥在胃中停留时间较短,较快进入肠道,使之吸收较快。因此,刘方芳提醒,糖友在熬粥时最好少放点水,减少水分含量可以减少淀粉颗粒的膨胀、破解,减少淀粉糊化,从而降低淀粉的可消化性;而且少放水也可以减缓吸收的时间。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熬粥的过程中,最好掌握时间短一些,水分少一些,以粥不干,无汤为宜。
吃粥:控量搭蔬菜
在吃粥的时候,刘方芳提醒糖友一定要控制好量,在保持总热量摄入的基础上,相应减少其他饮食的摄入量。喝粥的同时,可以佐以含糖量低的新鲜蔬菜,例如紫甘蓝、绿叶菜等,这样既能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又能增加饱腹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如果想增加甜味调节口感,也不要放糖,可适量添加一些木糖醇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