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剩菜一直是日常生活里的老大难问题,吃了不健康,不吃很浪费,怎么办呢?
加热煮透是硬道理
剩肉如何吃
肉类食物,尤其是鱼、海鲜类,再次食用前必须加热更长时间,因为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如果加热不够,杀不死这些细菌,人一旦吃了,极易发生食物中毒。剩菜剩饭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就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但是,如果存放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即使加热,对这些毒素也无能为力。
肉类:畜、禽等肉类再次加热时最好加些醋。因为这类食品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加热后,会随着水分一同溢出。但这些物质遇上了醋酸就会合成醋酸钙,这样不仅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还有利于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海鲜类:鱼是高蛋白食物,细菌很容易繁殖,吃剩的鱼上面,大肠杆菌在20℃左右的温度里,每8分钟就能够繁殖两倍,在五六个小时之内,上面的细菌量很多,热不透会让人的肠胃感到不适甚至引起急性肠胃炎。所以,吃剩鱼时一定要彻底加热。鱼、贝类等海鲜食品在加热时最好加一些酒、葱、姜等,这样可以提鲜,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避免肠胃不适。
剩饭如何吃
一些人会把剩饭放到冰箱里冷藏,吃时用微波炉转几圈加热后就吃了。虽然饭是热了,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剩饭在冰箱存放,在低温条件下米饭会变硬,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回生”。即使冷饭再经蒸煮或用微波炉等方法加热,也不会再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及消化吸收率。
更重要的是,因为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这类菌的毒素在高温下也不易被分解。专家表示,淀粉类食物最好在4个小时内吃完,米饭放的时间长,即使在外观上没有变质也不要再吃了。米饭最好是随煮随吃,最多是隔餐,但不要隔夜。
另外,剩饭菜不宜用铝制器皿盛放。因为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表面生成氧化铝薄膜。若咸制品、汤水置于铝制器皿中会产生化学变化,生成铝的化合物,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钙磷比例,影响人体的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专家建议,用清洁的瓷器盛放后再用保鲜膜包上放进冰箱。
如果饭菜剩得较多,应避免把食物翻动太多,因为翻动越多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面就越大,更易使食物变质和营养物质严重损失。
弃之有道
叶类蔬菜不宜隔夜
蔬菜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维生素,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或随烹调过程或汤汁流失。隔夜蔬菜存放时间过久,如果再经过反复加热,维生素会流失得更多,也就是说,隔夜的蔬菜已经没什么营养价值了。
更严重的是,隔夜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亚硝酸盐在人体可转化成亚硝胺,后者是致癌物质,加热也不能去除。由此可见,蔬菜最好是一次性吃完,不要剩下。那种怕浪费而经常吃隔夜蔬菜的“节俭”得不偿失,先不说致癌,经常吃剩菜也会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为了防止剩下的蔬菜,建议在就餐时先吃茎叶类蔬菜(如生菜、菠菜),因为茎叶类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最好不要剩;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竹笋)和花菜类蔬菜(如花椰菜、西兰花)亚硝酸盐含量居中;瓜类蔬菜(如丝瓜、黄瓜、苦瓜)硝酸盐含量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