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衣食住行 稳住冬季血压

2016-01-06 16:19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管好衣食住行稳住冬季血压

新年前后,广州的气温忽高忽低。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由于血管缺乏弹性,他们对寒冷和低温的适应性更加差,很容易导致中风。因此,心血管专家提醒患高血压的老人,在冬季要注意衣食住行等细节,密切监测血压,及时进行药物调整。

少吃油炸,不可太咸

冬季天气寒冷,油炸食物、火锅这一类热量高、吃起来暖和的食物更是受欢迎,然而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少吃这类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往往含有比较多的盐。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黄琳说,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即人体摄取盐量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血压上升2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1毫米汞柱。成人每天需要盐约为3-5克,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这肯定会加重高血压老年人的身体负担,导致血压不易控制并且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

所以,在冬季吃肉食、吃火锅,特别要注意控制吃盐的量,吃火锅的话,最好是选择清汤锅底,各自调味加盐的方式。

多晒太阳,坚持锻炼

冷到不想动,天天窝在家里,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黄琳说,即便是在冬天,也鼓励高血压患者要出门锻炼一下。因为锻炼是可以降血压的,这是不用花钱的降压药。建议老年人可以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动作和缓同时具备一定养生作用的运动。

需要提醒的是,喜欢晨练的老年人可以在八点以后再出门锻炼,因为这个时候不会有清晨的阴寒,室内外的温差不会过大,使老年人的血管不会因为温差太大而过度收缩,出现血压骤然升高,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另外,晒太阳还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每天晒太阳一个小时左右,能有效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舒畅情志,乐观开朗

每个人的血压都是波动的,在深夜三四点最低,清晨六点慢慢上升,早上十点多到正午最高。但是,如果睡眠不佳,引发焦虑及抑郁情绪往往让老年人血压异常升高。比如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减少导致高血压发病率的升高,每减少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将会使得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37%。

黄琳说,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有一些老年人因为不良情绪,晚上睡不好,导致血压不稳定,又因为血压升高而焦虑,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就是增加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血压也不易降到正常。

另外,老年人要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而开朗的心态对睡眠也有帮助。

监测血压,药物调整

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压会相应升高——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上升1.3 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0.6 毫米汞柱。所以冬天应该注意监测血压,每日至少一次,并记录在册,供医生调整用药时参考。

其次,当血压升高时,可以通过中药来调节改善。中医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病机以心脾肝肾亏虚、兼夹痰浊淤血为主,可辩证后进行相应调理。

TIPS

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使用有活血化淤、软化血管、安神助眠的药材、食材,帮助保持血压稳定。

●丹参红花粥

材料:黄芪10克、山药10克、丹参l0克 红花6克、粳米150克。

方法:将丹参润透,切片,与粳米、红花一同置于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成粥,用糖或者蜂蜜调味,早上服用。

功效:益气健脾、活血化淤、软化血管。

●杜麻薏莲炖子排

材料:排骨250克、杜仲20克、天麻15克、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陈皮15克、姜1块。

方法:将杜仲用净布包好备用,把天麻、薏苡仁、莲子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把排骨焯水后与杜仲、天麻、薏苡仁、莲子、陈皮和姜一起倒进砂锅里。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炖2个小时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舒筋活络。

●桂圆莲子粥

材料:桂圆肉10克、莲子30克、红枣10个、白扁豆10克、核桃仁10克、粳米50克。

方法:桂圆肉、莲子、白扁豆、核桃仁等放入锅内同粳米煮成粥。

功效:补养心脾、安神助眠。

受方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 黄琳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