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站上“起跑器” 2016年经济工作即将“鸣枪”(2)

2015-12-30 11:26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部委站上“起跑器” 2016年经济工作即将“鸣枪”

去杠杆 加强监测预警保证资本合理流向实体经济

在金融层面,加强监测防控,规范资本流动,促进融资安全与便利成为重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2015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表示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要求,坚守风险底线,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健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当前,险资频频在资本市场大手笔举牌,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于保险资金安全的顾虑。

项俊波要求保险公司切实加强资本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而在实体经济层面,相关部委强调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进行重点防范预警。

在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要求,审计机关牢牢盯住风险易发高发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资本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

降成本 降低税负让企业“有钱过冬”

现阶段,世界经济复苏疲软,新兴国家经济低迷,美国由消费型经济转向出口型经济,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减弱,新的增长点发掘缓慢,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困境。

张茅指出,我国市场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乏力,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对微观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过多,各种不合理的行政管制过多,各种行业分割和地方保护过多。百姓投资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高、环节多,效率低、期限长、资金成本高,制约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事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就是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从百姓经商兴业这第一道门改起,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目前大量行政审批、各种繁琐的行政管制,仍是制约市场活力的重要障碍。

对此,张茅从简化行政程序、提高企业便利方面作出部署。张茅要求,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深化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支持自贸区建设和改革试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财政部的部署则更加注重减轻企业税负层面,楼继伟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实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减免政策。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给企业和市场主体留有更多可用资金。

补短板 绿色供给保障民生权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供给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亟需走绿色发展道路;民生保障需不断完善。

针对供给创新,苗圩表示,将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应用市场;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楼继伟则提出以财政手段促进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楼继伟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支持打好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要注重提高资金效益,多措并举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用于保民生、补短板;推动完善民生领域的支出政策和机制设计,突出公共性,增强可及性和可持续性;着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针对扶贫资金投入,楼继伟要求,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扶贫开发,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吸引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参与,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为实现消费者权益更公平、更全面地获得保护,张茅提出,促进城乡消费维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全国一张网”建设和大数据监管。(文/戚伟)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