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金融市场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6)

2015-12-28 11:07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2015年金融市场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汇市

波澜起伏 小心黑天鹅

2015年的国际外汇市场可谓是波澜曲折,总结起来便是:美元强势走高,欧元曲折下跌,瑞郎意外脱钩,人民币波动自由化,新兴市场货币元气大伤。

1月15日,瑞士央行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宣布放弃维持了三年之久的瑞郎兑欧元汇率1.2000的上限,随即引发瑞郎暴涨,创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主要货币实行自由浮动机制以来的单日最大波幅,其中,瑞郎兑离岸人民币暴涨近20%。在杠杆比例高达50、100倍甚至更多的外汇市场,瑞郎“黑天鹅”事件无疑引发了惊天巨震,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和众多投资者、外汇交易商损失惨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推出欧版量化宽松政策(QE),从3月起每月采购600亿欧元资产,持续19个月,总额度为1.14万亿欧元。受此影响,欧元对美元汇率一路跌至1.05以下,创12年新低;欧债大面积出现负收益率。

不过,欧版QE对欧洲经济并没有起到预期中的刺激作用,10月份欧央行再放出延长QE风声,令一度回暖的欧元汇率继续掉头向下。戏剧性的是,待到12月欧央行宣布决定延长购债项目期限,但宽松力度不及市场预期,欧元未跌反升,报复性反弹至1.09附近。

美国的形势和欧洲如“冰火两重天”,尤其是下半年,部分重要经济数据为美国的经济复苏交出了颇令人满意的答卷,市场预期美联储调高联邦基金利率,逐渐恢复正常的利率水平。

外汇市场上,欧元和美元的角力随着欧央行与美联储的鹰鸽两派此消彼长,人民币也不甘平淡。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人民币中间价一次性贬值近2%,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CNY)创下1994年人民币官方与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8·11汇改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业界评价其为人民币加入SDR扫清了又一个障碍。

北京时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所占权重为10.92%。“入篮”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2月16日,终于等到今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美联储宣布开启加息的步伐。在年内诸多重要国际外汇事件中,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今年外汇市场走向的主要“风向标”,但由于美联储事先与市场做了足够的沟通,市场已有充足预期,决议公布当天未引发很大汇率波动。

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软,成为今年压在新兴市场身上的“三座大山”,新兴经济体年景惨淡,巴西、南非和土耳其等国家的货币更是贬至纪录低位。

2015年已接近尾声,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还待明年继续分解。对于投资者而言,今年外汇市场变幻莫测,既带来抄底外币的机会,也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明年或将延续风波起伏。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美国进入加息预期,但后续加息步伐和节奏存在很大变数;欧洲和日本继续维持QE,经济复苏效果有待观望,均可能为国际外汇市场再添变数。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唐子湉  专题策划统筹:  谢美琴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