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探索农业设施抵押融资机制 10个农业大棚贷了3800万(2)

2015-12-17 10:28 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成都市锦江区探索农业设施抵押融资机制

农业设施抵押融资,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突破

“农业设施抵押融资经历了价值发现、价值认定、价值转移、抵押率认定的四大步骤。”成都市农商行授信审批委员会专家委员黄坚说,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一流的评估机构对农业设施的价值作出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估,通过确权使其进入资产交易、流通领域。

“银行方面对农业设施作为抵押物品的认定到接受,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黄坚介绍,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公司采取了价值逼近法。评估公司认定,高威公司的10栋大棚为单层建筑,资产评估为9114万元。“此次农业设施所有权抵押率超40%,接近工业厂房的抵押率,已高于对车库的抵押贷款认可比率。”

“首单农业设施抵押融资贷款完成,并不意味着该项探索已经成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突破。”黄坚举例说,银行在抵押物认定等方面要更具有包容性,政府职能部门在农业设施认定上要进一步细化操作准则。

与房屋相比,温室大棚的流通领域窄得多,如果贷款方还不上钱,处置起来会不会有困难?黄坚说,解决这个问题成都有优势——2008年就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锦江区也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业设施所有权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流通”。

“风险分担机制方面,政府安排了相关补贴,可兜一部分底。” 黄坚说,希望下一步探索将农业设施纳入农业险范围,“农业设施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物质设施,如可推广,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

锦江区还将进一步研究办法,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甚至农民,也能用农业设施抵押融资。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王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