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四:不设密码同样难获“失卡保障”
很多人支持“不设密码更安全”的说法,主要依据来自银行规定:“失卡保障”往往限于签名消费,而凭密码消费、网络交易、电话转账等,均不在“失卡保障”范围之内。可是实际上,消费者依靠“失卡保障”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获得赔偿的案例并不多。
为了避免盗刷风险,相信“失卡保障”的庇护,有人就会选择不设密码,依靠背签和消费时签名来抵御风险。因为如果卡没有设密码被盗刷,通常来说责任在银行和商户,银行和商户有核对客户印鉴、签名的义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持卡者能够完全避免损失,有一些银行没有配套“失卡保障”服务,商户在结账时也少有认真核对签名的做法,签名消费的信用卡遭盗刷也无法获得赔偿。因此,为信用卡设置密码还是相对稳妥的选择。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