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老去史玉柱玩手游
在巨人网络退市后,对其市值的评估曾经是争论的焦点,而彼时巨人网络CEO纪学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市值不低于1000亿”的言论,也成了这个问题最有力的注脚。
对于退市时仅有30亿美元的巨人网络,为何能开出千亿市值的高价,纪学锋的解释是,巨人网络手里押着的多款手游和即将收购世界Top5的海外手游开发商。
确实,从2014年起,史玉柱已经开始对巨人网络的业务结构进行改造。除了对传统的强项《征途》系列游戏进行再开发之外,巨人网络还陆续推出了多款手游。
在这背后,是网游市场乏力、手游崛起的不争事实。
不过,市场对于史玉柱布局手游业务的真实目的已经是多有猜测。
有分析人士认为,巨人网络退市末期,史玉柱才选择了手游行业,其意图十分明显。“手游市场作为热门,巨人网络此时进入,为时已晚。为了给再上市做了很好的估值,史玉柱把手游业务装入公司,方便给未来估值提供良好的溢价池。”
不过也有观点表示,发力手游是行业大趋势,和重新估值关系不大。
业绩下滑遭问询
今年10月初,停牌中的世纪游轮宣布,与史玉柱签订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框架协议》,收购巨人网络全部股权。公告并未提起关于巨人网络估值的问题,因此,资本市场纷纷开始对纪学锋的“千亿市值概念”不断论证。
10月31日,在公告中,世纪游轮表示发布的公告称:世纪游轮先以6.27亿元价格向原实际控制人彭建虎及其关联方出售全部资产及负债,剥离旧有资产,再作价131亿元购买巨人网络100%股权,向巨人网络的全体股东发行股票;并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50亿元。
借壳方案立马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11月4日,巨人网络因借壳方案中的业绩下滑太快受到深交所问询
已公布数据显示,巨人网络2012年至2014年及2015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71亿元、24.87亿元、23.39亿元及15.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37亿元、13.12亿元、11.59亿元及2.18亿元,业绩下滑明显。
对于业绩预期,巨人网络承诺称,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10亿元、12亿元及15亿元。
一份问询函,再次把巨人网络和世纪游轮推向了舆论中央。
业绩支撑在哪里?
11月11日,世纪游轮发布公告回应问询函所提问题。
就业绩下滑一事,世纪游轮回复称,巨人网络目前主要有《征途》、《征途2》、《仙侠世界》等游戏。其中,《征途》、《征途2》分别在2006年、2011年上线,《仙侠世界》则在2012年上线。可见,公司的三款核心端游上线时间都已较长,其生命周期有待考量。移动游戏方面,巨人网络主要有《征途口袋版》、《大主宰》等产品,分别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上线。其中,《征途口袋版》月均活跃用户数逾90万,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确认收入2.1亿元。
其实,这已经从宏观的角度说明了两个问题,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的业务尚未成型。
从巨人网络产品格局上看,在巨人网络的官网软件列表中,其端游业务中依然有《征途》、《巨人》、《苍天2》等15款游戏;手游一栏中,也仅仅有《虚荣》、《武极天下》等7款游戏。
从其营收比例上看,自《征途》和《征途2》两款网游上线以来,累计给公司贡献了60亿元左右的营收,占比超过九成。相比之下,包括另一款网游《仙侠世界》、《征途口袋版》、《大主宰》在内的三款移动游戏合计实现营收仅为3.5亿元,仅占上述两款《征途》营收的5.62%。
一位行业分析人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开发的手游没成气候之前,网游业绩下滑的局面还会继续。双向夹击,使得巨人网络完成承诺收益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