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现代农业 农垦大有可为(2)

2015-12-03 10:30 经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探路现代农业 农垦大有可为

实现全产业链把控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佳鲜农庄超市。这是广东农垦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从去年10月推出的实体销售品牌,目前已在珠三角开设了10家直营连锁门店,并在门户网站、微信等载体上开通了电子商城。

走进佳鲜农庄销售大厅,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这里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农垦自己的品牌。每个产品从生产到种植、加工、物流、销售都由农垦企业全程负责,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把控。”佳鲜农庄总经理蔡杰说。

王守聪认为,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必须做到全产业链。如果只种植不加工,有了加工却没有物流,或者只有数量却没有质量,就不能掌握定价权,更谈不上市场占有率。

“从农垦的发展来看,要大力加强仓储、加工、运销特别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现从生产商向供应商的转变,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构建能与国外大粮商相抗衡的全产业链供给保障体系。”王守聪告诉记者。

目前,上海、广东、黑龙江、宁夏、重庆、北京等垦区都先后搭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电商平台。部分垦区已初步建立了具有较大辐射范围的物流网络体系,物流园区建设也初具规模,冷链物流正加快建设。

下一步,农垦将鼓励企业加强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确保农垦优质农产品存得住、运得出,把握销售主动权;加大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型批发市场或物流园建设力度,抢占农产品流通关键节点,增强市场控制力;抓住保障城市供给的机遇,把冷链物流与最后一公里配送对接起来;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对物流配送实行全程精细化管控,降低物流成本。

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经过长期建设发展,以国有农场场部为中心的农垦小城镇已初具规模,成为吸纳人口、聚集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意见》要求农垦不仅要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也要发挥示范作用。要通过企业化运作,实现农垦小城镇有产业,能就业创业,带动周边农民实现快速职业化和低成本市民化,实现从“土地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

以安徽农垦为例,该垦区城镇化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率先实现农场自身的城镇化,部分农场场部城镇已成为当地区域经济社会中心。

纵观全国各垦区,在吸引农民进城安居乐业方面,农垦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土地产权清晰,产权能够流动起来;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易于农民就业;农场大都地处农村腹地,易于农民“带地进城”,等等。

各地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起许多工厂,带动粮食生产、生产生活资料交易,吸引周边农村人口聚集就业居住。垦区高起点规划城镇建设,合理布局功能区块,整合农场农机农技资源,为农民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少农场还建起了农民创业园、产业园区等,帮助进城农民就业创业。

在许多农场,进城农民与农场职工一样,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学校、医院对全民开放,还可以拥有土地进城购房,既享受城里人的待遇,又享受农村人的福利。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