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现代农业 农垦大有可为

2015-12-03 10:30 经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探路现代农业 农垦大有可为

 

作为农业领域的国家队,农垦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农产品商品率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农垦企业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更好地示范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和农民致富增收,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新型城镇化和农民的就业创业——

风雨历程六十载,农垦事业铸辉煌。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时隔25年后,中央再次出台纲领性文件,全面指导农垦改革发展,也标志着农垦改革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随着国际农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加大,农垦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将迎来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以充分发挥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引领农业科技创新

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重要使命而建立的经济实体,以工业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是我国较早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探索者。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农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意见》做出了“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判断。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说,农垦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走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列,要推进农垦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农垦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种业必须先行。种业是农垦传统的优势产业,农垦在种子生产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何子阳告诉记者:“现代种业的竞争是科技和资本实力的竞争。目前育种已经全面进入分子育种时代,新技术的集中快速应用要求企业必须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建立与育种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商业化、工厂化产业科研组织形式,必须培育世界一流的育种基础实力。农垦种业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实力。”

记者在湖北农垦采访时了解到,湖北农垦以种业为突破口,联合9家具有种业发展优势和核心技术的国有农场,打造了集育、繁、推和产、加、销于一体的现代化种业公司——湖北农垦联丰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拥有种子生产基地7万亩。

王守聪告诉记者,农垦种子企业虽然总体实力强,但资源比较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对此,《意见》提出要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培育、繁殖、推广一体化种子企业。2014年8月,由农业部农垦局牵头成立了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并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一个市值300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10亿元的民族种业航母。截至目前,农垦拥有各级产加销一体化种业公司195个,新品种试验站340个,种子经营网点8523个。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