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你要被纪委请去喝咖啡啦!”截至11月30日下午3点,自南京市纪委推出“两个责任”网络“考场”后,先后有23万人参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知多少”主题测试,其中有2.8万人收到这样的“提示”,被纪委请去“喝咖啡”。
“这说明有超过12%的参与答题者因为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方面存有认识误区,被测试系统后台给予提醒和警示。”市纪委宣传部长孔祥林透露,这套题设有诸多“陷阱”,题中的每一个选项都对应一个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模糊认识,极易混淆。
昨天下午,记者来南京市纪委、监察局,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作“试题解析”,揭开这套最“绕”反腐考卷背后的诸多“弯弯绕”。
比如考题四:11月初,C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D召开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并在大会上讲话。以下是他在会上的即席讲话摘要,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分别是:(A)有个校长会前碰到我,居然喊我D书记。在这里校正一下,应当称呼局长,这才严谨规范;(B)教育纪工委E书记,我对你们党风廉政建设还是很关心支持的,在这么忙的情况下,坚持参加这个大会;(C)什么叫党管干部?就是我这个工委书记,要抓干部人事工作,要管好用好干部。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事,报给纪工委E书记就行了。这叫各司其职。(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看来,你要被纪委请去喝咖啡啦!正确答案是【A、B、C、D】。”读完该题,六合区一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毫不犹豫地在该题的选项中选择了“A、B、C”,没想到手机屏幕上弹出了这样一条“提示语”。“怎么会漏掉D呢?”他在仔细读题后恍然大悟。
“本题要求选出‘哪些说法是错误的’。凡是深刻理解‘两个责任’内涵的,都会断定‘A、B、C’三种说法是错的,毫不犹豫地选择这3个选项。既然‘A、B、C’是错的,而D选项称‘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D这种说法自然也是错的,也应该选中。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A、B、C、D’。”孔祥林解析道。
“我们故意设置些这样的‘陷阱’,就是希望答题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在‘选错’中顿悟,从而澄清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对自身的责任理解得更透,记忆得更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