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一周年 还有哪些“各路通”值得期待

2015-11-18 16:29 千龙经济

打印 放大 缩小

2015111317271393

千龙经济综合报道 11月17日,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大创新——“沪港通”迎来了它一周岁的生日。运行一年,“沪港通”在运营平稳和安全性指标的层面,已经交出令人较为满意的答卷。自“沪港通”通车以来,“深港通”的开通也渐渐提上日程,而且离通车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千龙经济编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这还并不是全部。按照监管层此前透露出的信号,除了“深港通”之外,还包括“伦港通”、“沪伦通”、“沪纳通”等“各路通”值得投资者期待。

沪港通

开通时间:2014年11月17日

股票标的:沪股通标的目前包括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上证380指数成份股、A+H股上市公司的上交所上市A股,569只标的股票全部发生交易;港股通标的目前包括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A+H股上市公司的H股,295只标的股票全部发生交易。

成绩单:截至今年11月16日,“沪港通”累计交易额为2.13万亿元。其中,沪股通共230个交易日,交易额1.54万亿元,累计使用总额度1207.06亿元,占总额度的40.24%;港股通共225个交易日,交易额5898.60亿元,累计使用总额度921.48亿元,占总额度的36.86%。

高层评价: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一年来,“沪港通”股票交易总体平稳有序,交易结算、额度控制、换汇等各个环节运作正常,其间经受住了国际资本市场和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检验,实现了预期目标。

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过去一年中,“沪港通”运作平稳、交易结算机制不断完善。

四大亮点:

1、运营安全平稳成亮点。运行一年,“沪港通”试点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运营平稳和安全性指标的层面,“沪港通”已经交出令人较为满意的答卷。

2、助推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沪港通”提升了跨境投资资本流动效率,有力促进了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的融合。同时,还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交易所间联通的典范。“沪港通”不仅为交易所之间的联通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也激发了内地资本市场与全球各交易所之间联通的热潮,备受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的“深港通”蓄势待发

4、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器。沪港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探索出一种市场模式、交易模式、监管模式、清算模式和风险管控模式,为中国资本市场完全与充分地双向开放赢得了时间与空间,把世界带到中国的家门口。由于跨境资金流动全部是人民币, “沪港通”又是人民币国际化新的加速器。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