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并未能迎来预期的见底反弹。开年三个交易周以来,股市徘徊在3000点下,反复震荡。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股市也处于下跌的阴影之下,亚太股市一度急跌,欧美股市也低迷不振。2016年,资本市场会好吗?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在2016年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经济和股市在2016年将“先低后高”,股市在当前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数周之内震荡符合预期。
记者同时采访了香港大学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肖耿、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他们则分别对资本市场改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债市将迎来迅速发展
在亚洲金融论坛媒体发布会上,李晶在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畅谈对于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看法。
“今年经济和股市趋势差不多都是先低后高。”李晶表示,尽管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轮番下跌,但她认为,在市场普遍缺乏信心的时刻,未来几周股市震荡依旧在预期之内,但股市继续下跌的空间并不大。李晶表示,在现阶段,股市上升的空间已经打开。现在全球市场有很多资金,整体流动性较好,但缺乏的是对市场的信心。
对于市场基本面,李晶判断,尽管经济最近并没有恶化,但由于市场关注人民币汇率和石油价格,因此受连带而产生动荡。待石油价格稳定之后,对市场信心会产生提振。
事实上,她认为,实体经济的数据并没有恶化,只是市场还未关注到经济的积极信号,“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我们要关心这个数据。”李晶说。她特别提到刚出炉的房地产12月的交易量和价格都在回复当中,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开始买地、扩大新开工面积,对中国经济会有很大的提振。此外,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大宗商品市场不继续恶化,也将对投资者信心产生很大的支持。
另一方面,李晶认为,未来五年,债券市场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新亮点。她表示,未来五年债券市场发展会很快。多年来,中国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融资,债市的作用并未能够完全发挥出来。而未来注册制推行之后,市场定价的透明度将会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督作用也会发挥出来。在股市发展好之后,债市也会提高透明度,以市场来定价。尽管现在看一季度发行量比较少,但她认为,过了这段不稳定时间后,市场即将复苏。
资金关注深圳市场成长股
在过去一年当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有目共睹:IPO不断推进,注册制改革逼近,尽管经历了下半年市场的动荡,但总体来说,A股市场的改革在稳步推进。
谈到过去一年的资本市场改革。李晶认为,尽管经历了波折,注册制会在2016年落地,不过,IPO市场改革需要时间,市场和监管机构也需要磨合。
对于资本市场的监管改革,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国际市场与A股市场联动在不断强化当中,国际市场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A股市场的政策也会对全球产生影响。总的趋势看,国内国际市场联动加强,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转变思路,这方面,中国也在调整的过程当中。
他提到,国内的监管系统是以监管机构为主,以机构划分,但在资本市场,很多业务是相互关联的,监管体制需要进一步适应现在的状况,将如P2P监管等新业务范围的监管划分清楚。
另一方面,沪港通运行已满一周年,深港通也开通在即。而在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进展方面,李晶表示,内地股市和港股的联动性近年来已经越发明显,而沪港通则进一步增强了内地和香港股市的连接。眼下,深港通正在推出。深圳有很多高成长、高科技类型的企业,这些在沪市所没有的规模小、成长快的企业已经吸引了全球很多基金的兴趣。
不过,李晶特别提到,要注意的是,眼下股市正在调整,当中深港通推出的时间段一定要把握好。她认为,调整结束、市场信心恢复后,投资者会踊跃投资跌出价值的个股。尽管很多投资者仍持观望态度,但现在很多个股已经跌出价值,投资者会把握好这些机会。
股市动荡不代表实体经济走势
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香港大学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肖耿,他认为,股市走势并不能代表中国经济走势,无需因股市动荡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太过担心。
肖耿对记者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自身特点,中国股票市场最初能够上市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尽管随着创业板打开,一些小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但仍有不少代表性的大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因此股市动荡并不能实际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动荡主要影响的是股民对于市场的信心。
肖耿表示,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涨跌都是学习过程。就中国股市来说,金融企业的利润占股票上市企业超过一半,而金融行业本身波动非常大,股票市场金融成分太多,是动荡的原因之一。南方日报记者 陈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