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在4000点附近反复展开“拉锯战”。昨天(13日),沪指盘中触及4042.14点,大盘指数再度刷出10年新高。
进入11月以来,各大证券公司密集举行2026年策略会,对明年市场行情大势进行研判。2026年资本市场能否延续上涨势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多家机构认为,整体上明年A股仍被积极看好,行情有望迈向低波动“慢牛”。
经济将呈温和修复态势
本周,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多家头部券商扎堆举行策略会,向外释放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最新判断,并对未来宏观经济作出展望。
“预计在宏观政策与改革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态势。”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稳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中枢。
他表示,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市场制度与生态不断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这奠定了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进一步表示,我国经济有望延续波动中复苏的态势,预计2026年将保持4.9%左右的增长。考虑基数因素及政策节奏,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从总的态势看,2026年是‘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从经济结构看,2026年将是创新育新之年;从增长动力看,2026年是提振内需之年;从政策空间看,2026年将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之年。在他看来,在“政策支持+内需企稳+产业升级”的支持下,明年GDP预期增长将在5%左右。
中金公司也预计,明年政策将在供需两端发力,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其中,供给端在增加优质消费供给的同时,将继续“反内卷”以减少低效产能。
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
从去年9月算起,当下A股这一轮震荡上涨的行情,已持续一年有余,从全球市场来看也堪称表现优异。
资金流入、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消费升级,黄文涛认为,在这四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下,A股和港股行情将沿着上升通道逐步展开,预计2026年中国股市仍将延续“慢牛”格局。
有机构更为乐观。国泰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表示,目前A股股指不会有大幅调整,2026年市场高度有望超出预期。他认为,这背后有三大动力源:无风险收益率下降、资本市场改革和中国转型发展的确定性提高。
展望明年,中金公司预计,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不过,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明年A股基本面的重要性将继续提升。
“未来A股的基本面要放在全球市场需求去看,而不是单看本土需求。”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说,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
他表示,“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创新产业将迎业绩兑现
当前,A股主要股指高位震荡,市场缺乏较为明确且强势的投资主线,行业板块持续轮动。明年,哪些可能成为市场青睐的投资主线?多家机构认为,科技尤其是AI有望成为一大亮点。
从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的视角出发,中信建投认为,科技是逻辑最顺的方向。针对全球竞争加速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中信建投证券A股策略分析师夏凡捷表示,两大方向值得关注。一是布局未来产业,包括AI、新能源、生物科技、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赛道;二是把握关键资源与军工方向,如稀土、超硬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2026年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期,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比如,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此外,“出海”仍然是当前较有确定性的增长机会。
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表示,前期高预期的AI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等,其业绩或许持续得到验证,而经历了一轮业绩波动周期的部分先进制造相关板块,业绩或将逐步触底反弹。
近期,A股在4000点附近反复展开“拉锯战”。昨天(13日),沪指盘中触及4042.14点,大盘指数再度刷出10年新高。
进入11月以来,各大证券公司密集举行2026年策略会,对明年市场行情大势进行研判。2026年资本市场能否延续上涨势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多家机构认为,整体上明年A股仍被积极看好,行情有望迈向低波动“慢牛”。
经济将呈温和修复态势
本周,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多家头部券商扎堆举行策略会,向外释放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最新判断,并对未来宏观经济作出展望。
“预计在宏观政策与改革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态势。”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稳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中枢。
他表示,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持续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市场制度与生态不断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这奠定了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进一步表示,我国经济有望延续波动中复苏的态势,预计2026年将保持4.9%左右的增长。考虑基数因素及政策节奏,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从总的态势看,2026年是‘十五五’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从经济结构看,2026年将是创新育新之年;从增长动力看,2026年是提振内需之年;从政策空间看,2026年将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之年。在他看来,在“政策支持+内需企稳+产业升级”的支持下,明年GDP预期增长将在5%左右。
中金公司也预计,明年政策将在供需两端发力,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其中,供给端在增加优质消费供给的同时,将继续“反内卷”以减少低效产能。
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
从去年9月算起,当下A股这一轮震荡上涨的行情,已持续一年有余,从全球市场来看也堪称表现优异。
资金流入、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消费升级,黄文涛认为,在这四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下,A股和港股行情将沿着上升通道逐步展开,预计2026年中国股市仍将延续“慢牛”格局。
有机构更为乐观。国泰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表示,目前A股股指不会有大幅调整,2026年市场高度有望超出预期。他认为,这背后有三大动力源:无风险收益率下降、资本市场改革和中国转型发展的确定性提高。
展望明年,中金公司预计,震荡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续。不过,经历一定估值修复后,明年A股基本面的重要性将继续提升。
“未来A股的基本面要放在全球市场需求去看,而不是单看本土需求。”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说,A股上市公司正陆续从本国敞口的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A股不仅是中国的A股,也是全球的A股。
他表示,“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创新产业将迎业绩兑现
当前,A股主要股指高位震荡,市场缺乏较为明确且强势的投资主线,行业板块持续轮动。明年,哪些可能成为市场青睐的投资主线?多家机构认为,科技尤其是AI有望成为一大亮点。
从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的视角出发,中信建投认为,科技是逻辑最顺的方向。针对全球竞争加速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中信建投证券A股策略分析师夏凡捷表示,两大方向值得关注。一是布局未来产业,包括AI、新能源、生物科技、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赛道;二是把握关键资源与军工方向,如稀土、超硬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2026年国际货币秩序重构逻辑进一步强化,AI革命进入应用关键期,我国创新产业迎来业绩兑现期,上述趋势将继续支持中国资产表现。比如,AI技术领域经历3年高速发展,明年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应用兑现阶段。此外,“出海”仍然是当前较有确定性的增长机会。
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表示,前期高预期的AI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等,其业绩或许持续得到验证,而经历了一轮业绩波动周期的部分先进制造相关板块,业绩或将逐步触底反弹。